□ 陈轶璇
2019年,张子超通过招考成为雄安新区公安局一名辅警。报到那天,看着阳光下熠熠生辉的警徽,他仿佛回到新兵授衔的时刻——同样的庄严,同样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2020年,他被调至雄安站枢纽片区公安分局从事交通管理工作,从此这里成了他的第二个“营地”。
刚到新岗位时,站在路口指挥岗上,面对纵横交错的车道和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张子超手心儿直冒汗。部队练出的队列素养、应急反应,到了交通岗上似乎都要重新磨合。为尽快熟悉路况,他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带着笔记本绘制交通示意图,标注高峰时段车流走向、易拥堵路段;下班后留在单位与同事复盘当天指挥情况,对着监控录像琢磨手势是否标准、分流是否及时。三个月下来,他记满了3本笔记本,对站前5平方公里的路网烂熟于心,甚至能精准说出哪个角落有盲区、哪盏信号灯配时需要微调。
军人的本能,让张子超总能在人民群众需要帮助时挺身而出。去年12月6日傍晚,他和同事在日常巡逻中发现一位头发花白、衣着单薄的老人,立即停车上前询问。可老人言语含糊,无法清晰地表述家庭住址和家属联系方式。几经周折,张子超终于确认了老人的身份,并找到了老人家属的联系方式。联系后得知,老人七十多岁,因与家人怄气离家出走,且已一天未进食。天气寒冷,张子超和同事立即将老人带回分局,找来厚衣服给老人穿上,并给老人准备了热菜热饭,耐心安抚其情绪。老人家属赶到后,激动地紧紧握着他的手连声道谢。
今年7月的一天,他在辖区路段巡逻时,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原来是一辆轿车和一辆面包车发生了碰撞,轿车车头受损严重,前保险杠脱落,碎片散落一地。
他立刻拉响警笛靠边停车,快步上前查看。走近发现,轿车驾驶座上是一位孕妇,她一只手捂着肚子,脸色发白,额头渗着冷汗。
张子超心头一紧,一边安抚“别慌,我这就送您去医院”,一边用对讲机联系指挥中心说明情况并请求协调沿途交通保障。同时,他快速检查两车受损情况和面包车司机状况,确认面包车司机无大碍且已报保险后,当机立断:“你先在这儿配合后续处理,我送这位女士去医院!”
他和同事小心翼翼地将该女子扶上警车送往医院。看着孕妇被送进检查室,他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随后,他联系孕妇家人告知情况和医院地址,又返回事故现场配合同事处理后续勘查工作。
从军营到警营的几年时间里,张子超帮助群众解决了许多急难问题。他说:“在部队,守护的是营区安全。现在,守护的是群众的出行平安!”
如今,每天在晨曦中看着第一列高铁缓缓驶出,看着南来北往的人们带着希望奔赴远方,张子超总会想起入伍时的誓言。那身橄榄绿教会他的忠诚与担当,正通过这身藏蓝制服,在新的岗位上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