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平安守护中的坚实坐标

日期:07-15
字号:
版面:第06版:“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先锋       上一篇    下一篇

编者按:

为大力弘扬新时代公安精神,进一步激励凝聚广大民警辅警昂扬斗志,省公安厅持续组织开展“警徽闪耀·河北榜样”典型选树宣传活动。7月10日,“警徽闪耀·河北榜样”2025年第二季度先进典型榜单出炉:5个榜样基层单位、10名榜样民警和10名榜样辅警光荣入选。他们中,有在蛛丝马迹中锁定真相的技术尖兵,有在国门窗口传递温暖的贴心使者,有扎根社区化解矛盾的平安基石,有在险境中冲锋的特警力量,更有守护绿水青山的忠诚卫士。无论是坚守前沿的民警,还是默默奉献的辅警,他们用热血诠释忠诚,用行动书写担当。榜样如炬,照亮征程。本刊今日6至8版推出“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先锋”特别策划,宣传展示2025年第二季度先进典型的事迹,激励全省公安民辅警奋发向上!

乐亭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

走在创新前列的刑事技术团队

乐亭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积极推动“一长四必” (“一长”即县市区公安局长对现场勘查工作负总责。“四必”即现场勘查工作要做到“必勘、必采、必录、必比”)工作与“智慧新刑技”建设,立足“让物证说话”,构建起现代化刑事技术支撑体系,连续六届获评“全国示范刑事科学技术室”。

乐亭县公安局把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秉持“政治建警、科技强警、技术先行”思路,夯实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刑事科学技术室建成实验区、物证保管区、办公区三大功能区,配置痕检、法医、影像等10个专业实验室及共建解剖室,装备配置全面达到全国公安装备“十三五”规划标准,同步建设人脸智鉴、现场勘验信息系统等智慧平台,并注重配套提升队伍专业素养。

刑事科学技术室严格落实公安部“一长四必,分级分类”勘查制度,推行案件快速勘查机制,加强质量核查,全量采集现场要素,提升勘查质量。电子物证提取手机信息、法医活体检验、物证规范提取等工作中,处处有他们的身影。团队创新构建“勘查-检验-比对-落地”全链条工作模式,为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提供了大量科学证据。2024年以来,他们通过技术手段比中犯罪嫌疑人10名,直接破获刑事案件35起。

为适应新时代要求,技术室坚持新的理念和模式,全面推进刑事科学技术科技化进程,实现传统技术向智慧技术转型。建立信息化技能应用机制,推广智慧勘查、采集、比对等新技术手段,技术民警网上信息应用达到“六会四比”要求,熟练掌握仪器装备,高效完成刑事技术工作。完善定期研判机制,每月针对重点地区发案情况,加强案件与现场信息搜集分析,为侦查方向确定和犯罪认定提供科学依据。优化网上办案机制,拓展技术破案途径,将刑事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破案力。

多年来,乐亭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屡获公安部、省公安厅等表彰奖励,荣立市级集体三等功2次。2024年5月,参加公安部组织的刑事技术检验鉴定能力测试成绩优秀。

霸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

“服务无境”的便民窗口

霸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自2009年成立以来,以“出入有境、服务无境”为工作理念,创新服务举措,强化外管工作,重拳打击犯罪,锻造专业队伍,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出入境管理队伍。

锻造专业队伍,提升履职能力水平。大队现有民辅警12人,通过建立常态化学习培训机制,不断提升队伍专业素质。在案件侦办、窗口服务等工作中锻炼队伍,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大队工作多次受到各级领导好评。

创新服务举措,打造便民服务窗口。今年以来,出入境在窗口业务受理工作中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非工作时间服务等便民承诺,推出服务受理“零推托”,工作质量“零差错”,服务方式“零距离”的“三个零”举措并组织全体民辅警开展了“如我在办 、如我在案”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民辅警开展换位思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每一位申请人当作亲人对待,对每一位前来办证的申请人,做到主动服务,热情帮助,对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老人,抱小孩的妇女或者孕妇等来办理证照,予以照顾,优先受理,对有特殊情况的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从不推脱和刁难,以一流的服务水平和为民爱民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满意,推进了和谐警民关系良好发展。出入境接待大厅里一面面鲜红的锦旗,一通感谢的来电、一句暖心的留言都是对她们工作的肯定。

同时,大队还积极做好辖区内境外人员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打击妨害国(边)境违法犯罪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能力,为维护全市涉外治安稳定剔除安全隐患。

平乡县公安局河古庙派出所:

产业小镇的平安守护者

平乡县公安局河古庙派出所驻守童车产业核心区,管辖63.7平方公里、33个行政村,服务8.1万常住及流动人口。针对辖区内流动人口较多、工业厂区聚集等复杂情况,河古庙派出所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理念,积极构建具有平乡特色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新型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背包+车轮警务”的基层派出所发展道路。该所先后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被省公安厅命名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荣誉称号。

河古庙派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等党建平台,强化理论知识武装,进一步增强对党的深厚情怀。该所还将党建宣传融入警营文化建设中,充分营造警心向党、廉政为民、保守秘密、规范执法、铭记警史的浓厚氛围。

坚持防范在前,河古庙派出所按照“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实战化职能体系建设要求,强化科技赋能支撑,将现代科技融入社区警务工作中,率先组建“三队一室”管理模式,把数字乡村、智慧小区等视频资源全部接入综合指挥室,构建完善的治安防控体系,依托科技赋能,辖区党政机关、重要部位、企业车间视频全覆盖,实现巡视“扁平化”、研判“数字化”。强化网格队伍管理,划定128个网格区,对辖区128个治安网格员进行警务化管理。结合社区民警“懂法、讲法、能执法”的专业化优势和基层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化优势,由社区民辅警联合基层网格员常态化开展人口管理、夜间巡逻、宣传防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形成“警格+网格”双向赋能。强化群防群治力量,针对商户、企业、重点单位等不同群体和需求,创新组建“单位扶持型”“企业支持型”“义务志愿型”“业主联防型”“商户互助型”五种类型的群防群治队伍,自主开展巡查巡逻、纠纷化解等工作。

河古庙派出所坚持服务为本,创新“背包+车轮警务”工作模式,配备多功能警务自行车及定制服务背包,实现送证上门、信息采集等7类业务现场办理。整合治安、户政等106项业务实行“一窗通办”,推行容缺办理、上门服务等举措,服务效率提升39%,按时办结率100%。设立“全科警长” 开展一站式暖心服务,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邯郸市公安局丛台区分局苏曹派出所:

群众心中的“热心邻居”

邯郸市公安局丛台区分局苏曹派出所,作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在服务群众等方面深入探索,特别是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延伸公安为民服务触角等工作有了突出成效,有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着“群众来派出所办事门好进、事好办、方便快捷,来一次就办好”的目标,苏曹派出所打造了集接处警、户籍业务办理、矛盾纠纷化解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厅”。大厅24小时向群众开放,设置报警咨询处、监控查询处、业务咨询处三个工作台和“警务寄存柜”,方便群众报警求助和办理户籍业务。派出所同时设有丛台区首创的“暖心警务会客室”,接待到所办事的一切人员,解决到所人员办理的一切事务,让群众来了有人接待,来办事有人回应。“暖心警务会客室”内建立了以因公致残仍坚守一线的民警王海涛同志名字命名的“海涛工作室”,为群众调解纠纷,解答户籍、居住证办理的相关政策,吸纳律师、心理咨询师、司法所人员、社区调解员等力量建立了驻所人才库,每周二、周五下午,由律师、心理咨询师到所提供法律援助及心理辅导。当地群众说,派出所就像一个“热心邻居”,帮助大家解决各种疑难。

为做好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苏曹派出所打造了“未成年人关爱站”,站内设置了矫治教育、心理测评、家庭指导、法律援助四个功能区域,实现亲职教育、帮扶教育、矫治教育,全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派出所同时对辖区内22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教计划,责令其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苏曹派出所对辖区中小学进行科学评估后划分为三个治安风险等级,常态化做好护校安园工作。他们规范学校安全制度、应急预案、防冲撞硬质隔离方案,统一建立“一校一档”并科学部署警力,设置护学岗。由办理案件经验丰富的民警对各学校开展法治课堂进校园活动,让学生知道发生不良侵害后的应对办法,以及违法犯罪的后果。

为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工作,苏曹派出所在邯郸市天鸿阳光超市、鑫港美食林建立“反诈超市”,根据超市内货物特点,设计反诈标语,并在综合服务大厅及辖区商超、饭店、旅馆等行业场所内放置反诈自助机,让反诈意识潜移默化地走进大家心里;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派出所民辅警联合社区、物业、商超,对每家每户发放反诈明白纸,介绍派出所工作的同时宣传反诈知识。

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塞罕坝支队千层板派出所:

42.7万亩林海的“生态警务前哨”

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塞罕坝支队千层板派出所肩负着守护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分场和三道河口分场42.7万亩林海生态安全的重任。面对辖区面积广、警力有限的实际情况,该所始终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筑牢思想根基,锻造过硬队伍,全力维护林区平安稳定,守护绿水青山。

针对辖区每年6至9月游客激增带来的治安压力,千层板派出所主动作为,自2019年起与围场公安局坝上警务室、木兰警务室建立警务合作机制。尤其在旅游高峰期,全所民警下沉一线,与地方公安力量协同作战,开展密集的治安检查、接处警、纠纷调解和案件处理工作。高效能的警情处置和治安案件办理,有效强化了林区治安防控能力,为游客和经营者营造了安全有序的环境。

塞罕坝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千层板派出所将守护森林资源安全置于核心位置,与林场深度融合,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在清明、五一、十一、中秋等关键节点,民警加大巡查力度,深入山场、施工地段、营林区等重点部位排查隐患,督导防火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在生态保护方面,派出所还积极协调渔政部门,连续多年参与细鳞鱼放养活动,助力恢复吐力根河流域野生细鳞鱼资源,并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为维护塞罕坝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

千层板派出所民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他们深入林场、营林区、村庄、度假村、宾馆酒店等基层一线,开展常态化走访和治安动态调研。

在走访中,民警注重倾听民声,及时发现、调处矛盾纠纷,整改治安隐患。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普及法律和安全知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促进了林区和谐稳定。

在广袤的塞罕坝林海,千层板派出所民警践行着“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忠诚守护绿色,为筑牢塞罕坝生态安全屏障、维护林区长治久安贡献着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