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哲 陈国东
“现在,在我们街道,不光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有人管,邻里之间发生了矛盾纠纷,在社区或街道就能解决……”6月20日,记者在石家庄市新华区西三庄街道采访时,居民王女士满意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石家庄市新华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新华为目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综治中心建设为抓手,以科技赋能为保障,紧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凝心聚力、精准施治,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2021年12月,该区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
规范综治中心建设
打造平安建设“桥头堡”
新华区坚持“因地制宜、实战实用”“统筹不替代、整合不整编”的原则,聚焦整合资源、健全机制、优化流程、实战实效,对区、街道两级综治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新华区委政法委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作用,整合群众工作中心、检察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劳动仲裁中心等窗口单位,全部入驻综治中心。同时,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方式,组织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信访、妇联等部门进驻综治中心集中办公,还吸收律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品牌调解室、心理咨询中心、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仲裁机构等第三方社会力量入驻,凝聚起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强大合力。
按照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法治化“路线图”和业务流程,综治中心统筹划分为引导受理、多元化解、诉讼服务、指挥调度四大功能区域。引导受理区域,解决“有人管事”的问题;多元化解区域,解决“实质化解”的问题;诉讼服务区域,解决“司法断后”的问题;政法委牵头负责的指挥调度区域,解决“督办推进”的问题。四大功能区域形成了“综治中心负责程序性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性解决”的工作格局,推进各类解纷方式有效衔接,打造了“简单矛盾现场处理,复杂矛盾综治中心联调,疑难问题领导包案,调解不成功引导依法解决”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综治中心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即接即办、分级化解、联动处置、分析预警、跟踪回访等工作机制,完善接待受理、登记流转、调处化解、评价考核工作规程,努力提升综治中心服务群众水平。
6月13日,新华区联盟街道居民安某来到区综治中心反映,其居住的小区物业对车辆停放管理不到位,导致自己的停车位一直被他人占用,他多次反映,物业却不管不问。一气之下,安某以拒交车辆管理费抗议,而物业却停用其门禁,导致车辆无法进入小区。
新华区综治中心当日受理该纠纷后,工作人员向安某详细了解了具体情况。6月16日,区综治中心调解员召集安某、联盟街道政法委员、社区书记、小区物业负责人和开发商代表,在区综治中心调解室商谈解决。经多方面工作,最终,安某与小区物业负责人和开发商代表达成调解协议,三方均表示满意。
今年以来,该区两级综治中心已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286件,化解1236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6%。
做实基层基础工作
筑牢平安建设“防火墙”
为切实做好“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这一重要工作,新华区厘清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社会风险防控、矛盾纠纷化解、网格化管理等方面职责任务,制定配套政策,广泛开展平安行业、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小区和平安家庭创建,以局部平安促进全区大局平安。
聚焦婚恋家庭、邻里关系、债权债务等矛盾纠纷多发的重点领域,该区落实属地分级管控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由区直部门和各街道分别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好。
2024年10月中旬,西三庄街道某小区楼上楼下两户邻居因渗水问题得不到解决引发争吵,闹得不可开交,楼上住户选择了报警处理。随后,信息反馈到了区综治中心,中心立即指派西三庄街道综治中心介入调解。街道综治中心调解员迅速赶到现场,配合派出所民警先稳定住了双方情绪,随即展开走访调查,详细了解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
原来,一年前,楼下住户发现天花板出现渗水,便与楼上住户交涉,但因楼上住户一直找不到渗水点,导致无法维修。为此,双方矛盾越积越深。其间,双方多次发生争吵,楼下住户还把楼上住户家门的锁孔给堵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调解员与楼上住户沟通,请来专业人员对楼上的管道进行检测,找到了渗水点并进行封堵施工,彻底消除了渗水隐患。之后,调解员又紧锣密鼓地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后,楼上住户赔偿楼下住户损失并道歉;楼下住户也认错并道歉,双方握手言和。
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该区与11家律师事务所及公证处、心理咨询中心组成共建单位,成立了5支法治护航小分队和10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构建起了“行业+专业”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
为提高社会面治安防控能力,该区还围绕中小学、幼儿园、医院等重点单位,组建了安保应急队伍,实现了中小学、幼儿园和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一键报警、视频监控系统与属地公安机关治安智慧平台联网。
强化数智赋能理念
为平安建设提质增效
新华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传统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数智赋能理念,以大数据、信息化为支撑,扎实推进数字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该区依托市综合指挥和信息化网络平台,以“人、地、物、事、组织”为基本要素,建立动态更新的社会治理基础信息数据库,最大限度助推平安建设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为探索“网上枫桥”在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新华区推行了矛盾纠纷“双向推送”工作机制。他们以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为目标,依托“网上枫桥·石时调”平台,与区委办公室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区政府办公室12345便民热线、区法院数智解纷系统、区检察院12309平台、区司法局人民调解管理系统、区信访局阳光信访平台以及上级交办事项实现横向联动。在上述主管部门进行交办的同时,区委政法委将问题清单向街道推送督办,确保矛盾纠纷彻底解决。
新华区还创新建立网上群众服务室,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民生诉求。该区依托“和谐石家庄”微信小程序及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对各街道排查、收集的矛盾纠纷线索进行线上流转、线下督办,多渠道解决矛盾纠纷,提高对风险隐患的防范能力。目前,全区707个网格、713名专兼职网格员已累计上报处置基层治理事项114892件。同时,推出公众版App、微信公众号等,让群众随时随地“爆料”身边的大事小情、疑难问题。
今年4月15日,杜北街道居民韩某通过“和谐石家庄”微信小程序反映,其驾驶货车给辖区内某建材公司运输石子,某建材公司拖欠其运费9万元。收到信息后,杜北街道第一时间指派综治中心调解员进行调查、调解。调解员经过5天的反复调解,最终帮助韩某成功拿回了9万元运费。
在创新建立网上群众服务室的同时,该区还依托综治视联网平台,建立完善了智能化综合指挥系统,实现对突发事件快速响应、高效指挥、有效处置。目前,全区综治视联网平台已联入区直相关部门和15个街道、39个社区,涵盖全区所有公共区域、重点部位、交通路口和铁路沿线,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