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日期:07-08
字号:
版面:第05版:公安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图为大队民警在试用挪车“神器”。

□ 王克鸿 李红斌

高速交警四支队满城大队管辖的山区高速路段,车辆呈密集增长之势。面对长隧道、特大桥梁多,弯道急、海拔落差大等自然条件带来的交通安全风险,该大队结合辖区近年来交通事故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联合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荣乌分公司(下称荣乌分公司),创新处置方式,通过购置或改造一批简易、实用、高效的应急处置“神器”,大大减少长时间、长距离拥堵和次生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了山区高速公路的通行效能。

多功能电动自行车

处置隧道险情“神器”

为解决辖区隧道未设置应急车道,事故发生后车辆拥堵、警车到达现场慢的问题,高速交警满城大队协调荣乌分公司购置多功能电动自行车,提升隧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多功能电动自行车配备警灯警报系统及模块化装备箱,内置可抵御500℃高温的防火隔热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化学氧自救呼吸器等专业自护装备,以及水基灭火弹、灭火毯等处置工具,形成了灵活高效的“单车单兵”应急处置体系。该体系核心在于巡逻车搭载多功能电动自行车,突破传统救援受限于交通拥堵的瓶颈,确保出警人员与装备能快速穿越滞留拥堵车流,直达事故核心区域。

“火势扑灭,现场已处置完毕,隧道可正常通行……”6月19日,高速交警满城大队与荣乌分公司联合举行应急处置演练。隧道全长5677米、海拔1700米,多功能电动自行车迅速到达现场,利用随车携带的灭火器材,对“自燃车辆”进行处置。

目前,高速交警满城大队和荣乌分公司保通保畅大队探索建立了“快速抵近-精准控火-高效处置”的三步快速响应机制,有效破解车道完全堵塞下的“最后一公里”救援瓶颈,为隧道安全畅通构筑起坚实屏障。

液压多轮模块

挪离“趴窝”车辆“神器”

6月15日10时许,高速交警满城大队民警巡逻至荣乌高速天津方向K915处时,发现一辆小型轿车因机械故障停靠在行车道内,导致后方车辆积压,形成拥堵。高速交警迅速用随车携带的液压多轮模块实施救援,仅用5分钟就将车辆移至应急车道,高速公路迅速恢复正常通行。

随着机动车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出现交通事故等险情后车辆往往会自动锁死,停靠在行车道,而单靠人力很难挪动,极易发生次生交通事故,造成较大风险隐患。高速交警满城大队管辖的山区高速公路,基本上只有两条行车道,一旦发生车辆“趴窝”险情,交通管控难度加大。

为了将“趴窝”车辆尽快转移至应急车道,满城大队协调荣乌分公司配备液压多轮模块,简称移车器。移车器体积小、重量轻,可随警车携带。在遇到车辆熄火、故障等情况时,移车器可以帮助救援人员迅速将车辆移开,避免堵塞交通,缩短事故现场处置时间。同时,移车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无论是轿车、SUV 还是皮卡等,都可以轻松应对。

目前,满城大队和荣乌分公司保通保畅大队巡逻车辆都携带了移车器,车辆“趴窝”险情都能轻松化解,保障群众平安出行又增添了一道“安全阀”。

救援巡逻车辆

先期处置火情“神器”

为全面提升荣乌高速应急救援能力,高速交警满城大队协调荣乌分公司对4辆救援巡查车加装消防灭火设备,改造后每辆巡查车配备可装1吨水的储水罐及灭火装置,可在火情初发阶段快速实施喷淋灭火,喷射距离达15米,显著提升了道路自主应急处置效能,实现初期火情“发现即处置”的目标。

高速交警满城大队管辖高速路段海拔落差大,重型货车长距离、长时间制动,易发生轮胎自燃等火情,严重威胁出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该大队辖区近半数路段距消防站超40分钟车程,等待专业救援车辆救助,将错失最佳火灾救援时机。高速交警满城大队协调荣乌分公司将4辆救援车辆部署至全线4个站点,与原有3辆改装养护洒水车协同作战,形成“机动+定点”互补的救援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可大幅缩短救援响应时间,确保车辆在专业消防力量抵达前快速控制火势,有效破解偏远路段消防力量薄弱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