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彪
“警察同志,感谢你们,这可是我的救命钱啊……”近日,在涿鹿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70多岁的王阿姨眼含热泪,握着民警姬新瑛的手说道。王阿姨被电信网络诈骗的5万余元悉数追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姬新瑛是一名90后,从警近6年,一直奋战在反诈最前沿,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从警初心。
■ 向“新”而行 练就反诈本领
“电诈案件背后,几乎都是群众的辛苦钱。我们快一步,群众的损失就能少一分。”怀揣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姬新瑛主动请缨加入反诈中队。
面对电诈案件技术性强、链条复杂的挑战,他白天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学习资金流分析、电子取证等“硬功夫”,晚上挑灯夜战,钻研虚拟币追踪、黑灰产治理等“新知识”。一本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记录着数十种诈骗话术特征和破案思路,也见证了他从反诈“新兵”到业务“尖兵”的淬炼历程。
刚加入反诈队伍不久,姬新瑛便遇到一起棘手的刷单诈骗案,受害人孟某因积蓄被骗,情绪濒临崩溃。看着被骗的群众,姬新瑛暗立誓言:“一定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他一边紧锣密鼓梳理线索,一边耐心细致地安抚孟某情绪,放弃休息,连续作战两个多月。其间,他反复请教前辈及金融专业人士,辗转多个省市取证,在湖北武汉蹲守摸排七个昼夜,最终成功打掉一个规模性“引流”诈骗团伙。案件告破后,孟某含泪送来锦旗:“要不是你们拼命追查,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了!”这样的场景,在姬新瑛的工作中并不鲜见,一面面锦旗饱含着群众的信赖。
■ 智慧赋能 织密预警防护网
“反诈工作就是争分夺秒,容不得半分懈怠,为了线索奔波数千公里是家常便饭,但利用科技赋能实战更是发展的新需要。”姬新瑛对“智慧反诈”有着自己的感悟。2024年末,他组建了覆盖辖区内银行、运营商、金店等重点企业的风险预警排查微信群,截至今年6月中旬,累计推送精准预警信息90余条,成功劝阻100余人次。
为提升拦截干预效率,他利用数据库等优势,制定了电诈案件快速反应流程,并协调银行、运营商成立联动小组,建立“抢先止付、抢先冻结”机制,近半年内成功拦截被骗资金70余万元。辖区一位企业会计遭遇“冒充老板”诈骗时,账户被及时保护性止付,避免了上百万元的损失。
今年年初,姬新瑛通过深度分析网络数据和可疑资金交易,带队精准出击,成功打掉一个为境外诈骗集团“引流拉新”的犯罪团伙。受害人杨某收到返还的30余万元后,激动地打来致谢电话:“谢谢警察同志,我都准备放弃了,没想到你们真给把钱追回来了!”
■ 赤诚为民 平凡岗位写担当
“他办案像‘拼命三郎’,但对待群众像‘邻家小哥’。”同事这样评价他。
工作之余,姬新瑛坚持开展反诈宣防进社区活动,重点走访辖区孤寡老人、网购频繁等易受骗群体。他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讲解刷单退税、投资返利、冒充亲友紧急求助等常见诈骗手法,累计组织反诈宣讲30余场,努力让反诈意识成为百姓的“肌肉记忆”。
翻开姬新瑛的工作日志,扉页上写着:“穿上警服,就要坚守这份责任。”回顾反诈的六年经历:他曾连续蹲守36小时中暑晕倒,后被战友抬回单位;也曾为上门劝阻一名即将被骗的独居老人,连夜冒雨驱车20公里,劝阻至深夜直到老人彻底醒悟;还曾为帮受骗学生家庭追回被骗学费,驱车到三省取证……
“技术手段再先进,也替代不了民警的责任心。”这是姬新瑛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始终如一的行动准则。在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征途上,他步履坚定,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