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移动法庭”把司法服务送进企业

日期:06-20
字号:
版面:第05版:法院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 邹晓霞

有这样一支特殊的“法律快递员”队伍,正悄然改写着张家口法治服务企业的传统模式。张家口市桥西区人民法院打破法庭的固有局限,把“庭审现场”和“法律服务”精准地送到企业现场,这便是桥西区法院创新打造的“移动法庭”。

近日,桥西区法院郭伟法官团队接手了一起颇为特殊的合同纠纷案件,该案件涉及拖欠张家口某养老院费用。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无力支付养老院费用,养老院无奈将其三名子女告上法庭。面对这起亲情与法理相互交织的案件,简单的判决很可能加深家庭矛盾,而且无法迅速解决养老院面临的困境。

郭伟团队当机立断,启用“移动法庭”,将调解现场直接设在老人的病榻前。法官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分别倾听老人子女们的想法,在病床前反复进行释法明理和情感疏导。法官经过三轮细致入微的调解,终于唤回了亲情,老人的子女们承诺共同承担赡养费,养老院的问题也随之化解。这一案件生动展现了“移动法庭”深入现场,精准对接企业痛点的实际成效。

“移动法庭”不仅是解决纠纷的有力工具,更是法院主动与企业对接的重要桥梁。法官常常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难题,真正做到司法服务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与效率。

企业最期望的,是拥有稳定且高效的经营环境。“移动法庭”的核心优势,就在于通过高效的机制,为企业解决纠纷按下“快进键”。

6月11日,一起涉及某房地产公司4.5 万元工程欠款的承揽合同纠纷,在“移动法庭”现场迎来转机。主审法官孙新民判断案情清晰,果断启用小额诉讼程序,并将法庭“搬”进房地产公司。面对房企坦诚道出行业困境与资金压力,法官在现场主持调解,促使双方达成了灵活的解决方案。该案件仅用时半天,凭借高效的工作机制,大幅缩短了纠纷处理周期。

“从立案到调解、判决,‘移动法庭’提供一站式服务,目的就是让企业少跑路、纠纷快速得到解决。”桥西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简单案件,“移动法庭”力争现场调解、当场结案,对于复杂案件则通过快速通道优先审理,最大程度避免纠纷对企业正常经营造成干扰。

“移动法庭”,是桥西区法院全力打造“定分止争张家口”品牌的关键一环,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法治引擎。“把法庭‘移动’起来,就是将司法的温度与速度直接传递到企业身边。”一位多次参与“移动法庭”工作的法官深有感触地说。随着企业的赞誉不断传来,“移动法庭”不仅成为桥西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张亮丽名片,更为法治张家口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