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佳琪
每天下班前,刷一下案件系统,查看是否有新的案件,是韩拯平的习惯。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背后是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和深深的使命感。同事们都说,他干起工作来身上有“三股劲儿”。
韩拯平是张家口市公安局桥东分局合成作战中心辅警,自201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守护着一方平安。
有股子“钻劲儿”
2019年,从消防战场下来的韩拯平带着满腔热忱加入警队。初涉新职,一次紧急的协查任务给韩拯平上了深刻一课。“上班第二天,民警让我协助排查一名嫌疑人,我手忙脚乱地查了一上午没有结果,但是老民警只用了15分钟就锁定了位置。”回想起这段“窘”的经历,韩拯平有点不好意思。
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之前培训学习到的理论框架,在现实工作中犹如纸上谈兵。只有不断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充分利用专业工具、积攒实战经验,才能精准应对复杂场景。此后时间里,这个有股子“钻劲儿”的年轻人开启“挑灯夜读”模式,白天跟着队里前辈学习办案流程,晚上研究各类智慧警务系统,他的笔记本上五颜六色,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类警情特征。
“为了确认一名嫌疑人的身份,在几个系统之间来回调取,有没有更高效的办法?”翻开韩拯平的笔记本,他写下这样一句话。2025年初,Deepseek爆火。韩拯平得知市公安局开发了“张警官”人工智能体后,主动向民警学习,参与智能体创建工作,并将其不断应用于实际业务场景中。工作之余,韩拯平积极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并不断思考如何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有股子“巧劲儿”
“视频画面中找不到有用线索的话,就必须想其他办法。”韩拯平对工作有自己的思路。今年年初,一名嫌疑人在本地“消失”。当案件研判陷入僵局时,韩拯平通过目标人物的日常行为锁定了关键线索,这一思路帮助团队迅速抓获了嫌疑人。
前不久,合成作战中心接到协查任务,居民紧急报警称家中老人离家出走,已失联24小时。韩拯平立即了解情况并查看小区内及道路上的公共视频,还和民警到小区询问物业安保人员、周边店铺经营者、小区居民等,发现该小区内部存在非营运车辆聚集点,经过逐一了解,一名司机证实搭载老人到长途汽车站。随后韩拯平找到老人,立即通知家属将老人接回。
有股子“实劲儿”
今年初的一天,韩拯平像往常一样准备下班,就在这时,系统中弹出了一起新案件的信息。冬日的夜晚格外寒冷,韩拯平和同事在某单元门口等了三个小时。终于,嫌疑人出现了,韩拯平联系派出所民警迅速行动,成功将其抓获。“那天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次感觉到手指头没有知觉,但是一切都值得。”
下班后,韩拯平的另一重身份悄然开启。作为社会公益组织应急救援队副队长,他带领队员穿梭在城市的角落。
今年2月,一名初中生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父母紧急求助救援队。韩拯平得知情况后,迅速组织救援队连夜搜寻,在结冰的河堤边找到瑟瑟发抖的孩子。至今,韩拯平累计参与救援200余次。这位29岁的辅警,用一颗炽热的心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韩拯平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当问及坚守的意义,他指着办公室墙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标语说道:“这几个字,就是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