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5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柔性执法里的法治温度

日期:06-17
字号:
版面:第07版:警察·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 季春晖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沧州市公安交管部门结合道路交通管理实际,试行中心城区运河景观带沿线道路“轻微违法首违不罚”的柔性执法措施。

刚开始时,部分群众对柔性执法存在疑虑,特别是外地游客因不熟悉路况或疏忽大意被交警检查时,存在抵触情绪。今年“五一”期间,两名外地游客由于不熟悉路线,在南川老街景区打卡后误入运河堤顶路路段逆向行驶。我和同事在执勤中发现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拦下车辆进行检查。驾驶人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们说明情况后,他有些慌了,急切地解释着:“对不起,没注意到交通标识。”

我们没有直接对驾驶人开罚单,而是耐心地向他讲解逆行的危害:“堤顶路路况较狭窄,游人多,一旦对向有车,逆行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您和家人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驾驶人认识到错误后,我根据“轻微违法首违不罚”的原则,仅给予其警告处理,并详细告知他运河景观带的交通管理相关规定。此时,驾驶人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连声道谢:“没想到交通违法被查还能收到‘免罚券’,沧州交警真暖心!”

在我看来,“首违不罚”并不是简单的“不罚”,而是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违法驾驶人知法、守法。在执法中,我们始终坚持“一次法规讲解、一次风险提示、一次文明宣教”的“三个一”原则。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居民轻微交通违法后都会收到《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告知书》,我们向大家讲明交通违法事实和处罚依据,详细阐述改进建议。

“柔性+规范”的模式避免了“以罚代管”的生硬,也让群众感受到了法律的温度。一些因违法停车被警告的驾驶人对我们说:“交警的耐心让我明白,处罚不是目的,安全才是初心。”

据不完全统计,“轻微违法首违不罚”措施实施以来,沧州市中心城区交通违法率下降10%,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6.56%,昔日的“不理解”被“谢谢”“理解”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