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莉
财务室的档案柜里,整齐码放着一排排财务凭证。凭证上那些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却凝结着检察人的温度。翻开厚厚的凭证,那些被封存的检察故事如春风般袭入我的脑海,我想,这些便是法治温情的具象化吧。
凭证里的“阳光”洒满心间
2024年度的专项账目里,有一笔特殊的支出:向因交通肇事案中失去顶梁柱的李某某家庭拨付司法救助金7万元。李某某的丈夫遭遇车祸死亡,肇事方无力赔偿,李某某家里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儿子要抚养,全家陷入困境。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该情况后,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成功为被害人家属李某某及两个未成年儿子争取到了7万元司法救助金。这样的司法救助凭证,每年都会摞成厚厚的一沓,其中的每一张都记录着检察人辗转奔波服务群众的足迹。
在每年的经费开支凭证里,我对未成年人检察项目格外关注。为深入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我们投资建设了法治教育基地,创作了一系列宣传视频和文创作品,每一个项目都富有新意、满含深意。在这一张张凭证的背后,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在法治基地里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的场景;看到了涉案未成年人接受心理帮教疏导后眼神里的坚定……这些票据上的一串串数字,是“检察蓝”为“少年的你”撑起的法治蓝天。
凭证里的“担当”闪耀光芒
财务人员可能是单位最“宅”的人,基本每天都坐在办公室里处理各种财务事项。
当我整理干警差旅费报销凭证时,看着远近不同、行程各异的出差地点轨迹,仿佛看到了他们外出调查取证、提讯提审的身影。正是那一次次不辞劳苦的风雨兼程,让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让受害者权益得到保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为了做好公益诉讼工作,我们建设了公益诉讼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采购了高标准无人机,支持公益诉讼检察人员考取无人机驾驶员资质,保障生态损害情况检验的鉴定费用,尽最大努力守护绿水青山和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这一张张小小的凭证,是我们财务人员以自己的方式,融入检察工作大局、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证明。冲锋在守护正义、护航民生一线的检察官们目光坚定、守护民生,而在后方全力做好检务保障的我们默默无闻、同样发光。
凭证里的“付出”润物有声
在我们的装备更新清单里,记录着我院数字检察的坚实步伐。创新上线的“赤光党建”线上平台,实现了平台端和移动端数据互通共享,为党建引领检察发展提供了数字支撑。投资建设的数字检察指挥中心,将核心功能集成显示,真正做到了重点案件指挥调度、重大决策参谋辅助、数据模型集中管理、数据信息分析研判、后勤管理可视展示、品牌建设创新推进。这些设备组成的数字矩阵,正悄然重塑新时代法律监督新格局。
历年的部门工作汇报中,从优待检工作是永远的保留项。当检察干警们结束一天的辛劳,到图书室里阅读,这里可以让你远离焦虑,来一场心灵之旅。或者到干警活动中心,挥洒汗水,享受运动带给我们的酣畅淋漓。或者到临池居,笔墨飞舞,纸砚轻吟,或提或按,宣纸之上,书写情思。安装集中空调、升级干警宿舍、举办团建活动……一系列条目的背后,是我们对一线干警最细腻的呵护。
当暮色笼罩财务室,最后一本凭证归档入柜,那些沉默的票据和数字在黄色封皮里呼吸,轻轻地为检察干警高质量履职写下注脚……
(作者单位:涉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