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6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日期:06-13
字号:
版面:第05版:法院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 刘杨

“小物业”牵动“大民生”,物业服务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为有效化解物业纠纷,深化源头治理,服务保障民生,近期以来,香河县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方法,延伸审判职能,向辖区内多家物业服务企业发出内容翔实、针对性强的司法建议书,为物业纠纷精准“把脉”,开出法治“良方”,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发生,夯实社会治理根基,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精准“把脉”,以司法慧眼洞察纠纷病灶。香河法院通过深入分析案件数据,精准识别出物业服务费催收难、公共设施维护争议频发、物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业主知情权保障不足、公共收益透明度低等集中爆发的痛点、堵点。剖析深层根源,是部分物业公司服务意识欠缺、管理方式粗放、沟通机制不畅,部分业主对服务标准认知模糊,契约精神有待加强,部分小区业主自治组织运作乏力,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明确将物业服务企业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破解纠纷困局的关键环节和首要责任主体。

开具“良方”,以司法智慧指引规范提升。香河法院发出的司法建议书非泛泛而谈原则性要求,而是针对“诊断”的具体“病灶”,开出极具操作性的“治疗”方案。强化服务契约精神,建议企业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细化服务标准。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对物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营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提升收费管理透明度,建议优化收费流程,引用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作为收费标准的依据,确保收费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保障业主知情参与,建议企业定期、规范公示物业服务情况、公共收益收支明细、维修资金使用计划及结果,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保障业主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定期召开业主大会或业主沟通会,加强与业主沟通反馈,及时解答业主对物业服务问题的疑问和关切,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规范公共收益管理,明确收支科目分类,定期公示公共收益去向,在小区公告栏、单元楼入口、物业服务中心张贴纸质版,并提供报告副本供业主随时查阅。

协同“祛疾”,以多元合力促进源头治理。香河法院建立反馈与回访机制,积极跟踪进展。在发出司法建议书后,要求被建议企业一个月内报送回函,及时反馈工作进展情况,以便动态了解建议采纳情况与实际效果。截至目前,涉及的4家物业公司均已回函。物业企业收到司法建议书高度重视,对照建议内容开展自查自纠,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同时,该院将相关建议同时抄送住建、街道等主管部门和基层组织,推动其将司法建议落实情况纳入对物业企业的日常监管和信用评价体系,形成监管合力。法院还通过司法建议的公开和解读,引导业主明晰权利义务边界,鼓励其通过合法、理性途径表达诉求,共同维护小区和谐秩序。

精准有力的司法建议,为物业行业提供清晰的合规指引,推动企业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法治化、人性化服务转型,促进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提升,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了有力司法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