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刘建美)近日,阜平县人民法院依托“法院+综治中心”协同机制,仅用15天高效化解某村养鸡场排污损害赔偿纠纷,实现赔偿协议即时履行与环保整改同步推进。
此次纠纷源于某村养鸡场排放氮磷钾超标污水,造成村民勾某枣树死亡及耕地污染。当地村委会初次调解未果后,镇综治中心向辖区派出法庭反映情况,请求组织指导化解纠纷。人民法庭接到委托后,立即研判案情,制定解纷“三步曲”:第一步,精准勘查固证。法庭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环资办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现场核查养鸡场排污时段、路径及污染面积,同步绘制三维污染扩散图,精准锁定涉损区域。第二步,双轨协同处置。镇政府环资办联合环保监测机构检测污水超标倍数,林业专家依据《河北省经济林木赔偿标准》核定枣树死亡与污染的因果关联,确立600元/棵的赔偿基准。法庭运用“背靠背调解法”疏导双方情绪,通过类案对比将赔偿预期差从3.6万元缩小至0.35万元,最终达成2.4万元枣树赔偿及1.1万元土地修复费的调解协议。第三步,行政执法闭环处理。镇政府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对涉事企业处以行政处罚,并监督其30日内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环境执法大队建立“整改台账+水质监测”跟踪机制,确保污染防治措施长效落实。
“这种‘调解+执法+专业支撑’的协同机制,既保障了村民权益,又督促企业完成环保整改。”阜平县人民法院院长聂纪周表示,该案通过非诉方式快速化解,较诉讼程序缩短至少2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