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红领 贡钰楠
阿依尼尕尔·艾尔肯
开栏话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日,省检察院推出“冀望开来·法治学堂”视频栏目,邀请未检检察官分享未成年人保护典型案例、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今起,本刊以“故事讲述+扫码看视频”的方式,陆续向大家展示“冀望开来·法治学堂”的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免费领游戏皮肤、低价代充游戏币、明星周边0元拿?这些让人心动的“福利”背后,可能藏着深不见底的诈骗陷阱……
当下,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以“游戏皮肤免费领”“虚假中奖送周边”等为由骗取他人财产,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对此,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检察官带大家一起化身“反诈小战士”,识破常见的网络陷阱。
拒绝网络沉迷
健康文明上网
如今,游戏诈骗就像隐藏在虚拟世界的“暗礁”:骗子会伪装成热情的“战友”,以免费领皮肤,低价卖装备、高价收账号为诱饵,诱骗转账汇款;也会化身“游戏客服”,用“账号异常需解冻”“充值返利”等话术,诱导点击钓鱼链接、泄露个人信息。
对此,要拒绝网络沉迷,健康文明上网,需做到以下几点: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学习娱乐规划好,科学上网记心间。
合法理性追星
警惕“周边类”诈骗
近年来,追星热度不减,收集明星周边产品成为不少孩子热衷的事情。然而,这本是纯真的追星之举,却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不法分子盯上,他们常以“免费领限量周边”“低价抢签名商品”等为诱饵,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信息。一旦未成年人上钩,便以“账户冻结需解冻金”“支付失误需重新付款”等理由,诱骗未成年人继续转账汇款;另一种常见的诈骗方式则是通过短视频引流,吸引未成年人添加所谓的“明星”个人社交账号或者粉丝群,冒充明星、律师以侵犯明星个人隐私为由进行威胁,甚至出示伪造的警官证,冒充警察要求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配合调查并转账,造成钱财损失,泄露个人信息。
为此,未成年人要树立正确偶像观,合法理性追星,做到以下几点:低价票务不心动,私下交易是陷阱;明星私聊不盲从,粉丝任务不轻信;钱财交易多警惕,理性追星记心间。
同时,家长们也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陪伴,不要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引导孩子科学健康上网。学校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提升他们的防骗意识和能力。若发现或遇到不法分子行诈,不要慌,请立即拨打检察热线12309或反诈电话96110,在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同时,为检察机关打击不法分子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