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絮冬
姜海超)“谢谢法官,谢谢你们耐心地听我唠叨了半天,给我讲道理,我心里舒服多了,也想明白了。我决定和解、撤诉,非常感谢你们组织的调解。”5月15日,何某握着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鱼儿山法庭法官的手激动地说。近日,鱼儿山法庭联合丰宁满族自治县清洁能源保障专班、四岔口乡政府,成功化解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
2003年8月,何某与四岔口乡某村委会签订了《“四荒”草场经营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何某租赁600亩荒山50年。后因光伏项目租用部分荒山,相关租赁款拨付至该村委会后,村委会以何某签约时与本案第三人王某系夫妻关系,但现已离婚,租赁款不能只发放给何某为由拒绝单独发放,何某则主张光伏项目所租用的荒山全部归自己经营。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后,何某将某村委会诉至丰宁法院。
鱼儿山法庭受理此案后,考虑到该案的具体情况,迅速启动“法庭+专班+乡镇”联动调解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多方协同联动精准施策,形成化解合力。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多次实地走访,现场勘查,梳理法律关系,掌握矛盾焦点,进行释法明理;丰宁清洁能源保障专班则从政策方面进行解读,为双方当事人详细讲解了项目建设意义及补偿标准依据;四岔口乡政府工作人员依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开展“背靠背”沟通,分别做何某与村委会的调解工作。经过多轮协商,原告最终撤诉,纠纷得以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