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靳冬洁)近日,张家口市下花园区人民法院通过发布悬赏公告,成功找到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的被执行人李某,做工作后实现案结事了。
下花园区法院在办理范某与李某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经审理作出判决,李某给付范某欠款28万余元及利息、垫付款5万元。判决生效后,李某未履行义务,范某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李某履行5万元后,另案达成执行和解,分期履行,后未履行并失去联系。经执行干警与申请执行人多次查找,李某又履行了部分案款,后再未履行。申请执行人范某向法院提出执行悬赏申请,经法院审查符合法律规定,执行法院通过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发布悬赏公告。
4月28日5时,有人联系执行干警,称其发现被执行人李某踪迹。执行干警火速赶往李某所在位置,找到被执行人后及时将其拘传至法院。
被执行人李某在羁押室内一再表示即使司法拘留,也无能力履行。执行干警对被执行人李某做思想工作,释法明理,希望其能积极还款,履行义务。
13时左右,被执行人李某主动联系其老板,希望能预支工资,偿还债务。李某的老板了解该案具体执行情况后,表示李某在为其工作期间兢兢业业,无不良嗜好,但无法为李某预支太多工资,希望申请执行人范某能放弃部分案款,以便一次性解决该案。
后经双方三个多小时的反复协商,申请执行人范某作出让步,同意放弃部分债务。后李某的老板为其垫付案款偿还债务,使这件长达7年的“骨头案”顺利执结。
人难找、财难查一直是制约执行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下花园区法院用好执行悬赏机制,发动人民群众、社会力量,拓宽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及财产的线索渠道,加大执行力度,提升了执行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