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调解簿上的调解故事

日期:05-15
字号:
版面:第03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 李文秀 康晓晴

5月7日一早,在阜城县公安局王集派出所内,民警刘红军正在调解簿上认真记录着一次土地纠纷调解的过程和结果。本子的纸张已微微泛黄,边角也有些磨损,但对于刘红军来说却是爱不释手的“宝贝”:这不仅是他工作的记录,更是他守护乡村和谐的见证。

“刘警官,快来,老刘家和老陈家因为一块地打起来了!”

几天前,王集乡某村村干部向刘红军发来语音信息求助,村里一对邻里因土地边界产生纠纷,并发生肢体冲突。

闻讯后,刘红军即刻赶到现场。只见老刘家的壮小伙和老陈家父子正扭打在一起,周边围了一圈看热闹的村民,叫嚷声、劝架声此起彼伏。“都别打了!”刘红军迅速上前叫停,随后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两家争议的是一块位于田边的土地,多年来这块地一直界限不明。几天前,老刘家想多种几亩地,老陈家则坚称土地是他家的,双方互不相让。

刘红军深知,这类土地纠纷看似简单,背后实则牵扯着多年的恩怨和利益纠葛,光靠讲法律还不够,必须得兼顾人情和乡村习俗。他先把双方拉到一旁,分别安抚双方情绪,让他们冷静下来。

“刘大哥,先消消气。您家孩子下个月就要高考了,要是因为这事儿闹得心情不好,影响考试可就不值当了。”老刘听了刘红军的话,情绪稍微缓和了些,嘟囔着:“我也不是不讲理,是他们家太欺负人了。”

接着,刘红军又找到老陈:“陈大哥,你们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抬头不见低头见,为了这点地伤了和气,以后咋相处啊?”“他占我地,我可咽不下这口气。”老陈气鼓鼓地说。

刘红军一边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解决方案。他发现,双方争执的焦点不仅在于土地归属上,更在于多年来积累的矛盾。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解开双方的心结。

于是,刘红军联系了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和熟悉土地情况的人员一起到现场帮忙调解。同时联系了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咨询相关政策法规,希望能找到一个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众人的见证下,刘红军和几位老人拿着卷尺,仔细丈量土地。经过一番测量和商讨,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以一条田埂为界,重新划分土地,并在边界处种上一排树苗作为标记。

为了让双方彻底解开心结,刘红军又组织两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他从邻里情谊说起,讲起两家过去互相帮忙的往事,慢慢地,双方的态度都有了转变。

最终,在刘红军的不懈努力下,老刘和老陈握手言和。“刘警官,多亏了你,不然我们两家这梁子可就结大了。”老刘感激地说。老陈也在一旁点头:“是啊,以后咱们还是好邻居。”

看到一起积怨多年的土地纠纷得以圆满化解,刘红军内心欣慰不已。他在调解簿上认真记录下此次调解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