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哲
“因为没找律师写起诉状,本想拿着材料进来碰碰运气,没料到照着模板填,10分钟就提交好材料了!”5月8日,在井陉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个体户老李拿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后不住地赞叹。
因客户拖欠2万元货款,老李带着手写的事实陈述来到井陉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导诉员了解他的诉求后,递上《民事起诉状(买卖合同纠纷)》。制式的表格中,给付价款、买卖标的物情况、所受损失等关键信息分栏列明,还贴心提示“对本表中勾选项可以在对应项打√”,“一表通办”简单明了。
“我们做小本生意的,进法院本来就紧张,最怕这个‘事实与理由’说不明白。现在好了,这个表把要说的都框好了,心里特别踏实。”在导诉员的指导下,老李快速完成了起诉状填写后,表达了“两状”示范文本便民利民的心声。
老李的情况并非个例。据统计,自今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快全面适用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的通知》以来,井陉法院起诉状示范文本的使用率超过50%,群众自写诉状合格率大幅上升,立案效率显著提升。
“过去大量的时间都要用在起诉状、答辩状的书写上,现在可以专注于研究诉讼策略。”执业10余年的赵律师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电子示范文本,金融借款、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等11类常见多发的民事案件文书填写范例一目了然。她代理的一起物业纠纷案中,原、被告双方通过答辩状示范文本精准锁定了核心争议,在有针对性的高效沟通下,案件迅速达成调解。
井陉法院“两状”示范文本推广应用负责人表示,该院会同县司法局召开“两状”示范文本推广应用座谈会,邀请律师和法律志愿者代表共同参会,为推广“两状”示范文本应用集思广益。目前,该院已经同县司法局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正积极筹备开展“两状”示范文本实务技能培训。
在井陉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窗口显眼位置,张贴了“两状”示范文本参考的下载二维码。对于没有准备起诉状的当事人,导诉员主动引导其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选用“两状”进行网上立案或提供纸质空白文本,指导当事人现场填写。
采访中,记者看到,立案庭法官拿着刚收到的一份离婚纠纷起诉状,快速翻找到最容易出现分歧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部分,发现原告有主张婚内房产,迅速核对了相关证据,审查流程快速、准确。据统计,自要素式、表格式起诉状示范文本推广以来,该院超半数简案实现当天完成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