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日期:05-13
字号:
版面:第07版:警察·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 王皎皎 李昕怡

“你们真是救命恩人!要不是你们,我这300万元就打水漂儿了,我们家以后日子可咋过啊!”5月7日,在邯郸某银行营业大厅,刚刚被邯郸市公安局邯山区分局民警从诈骗陷阱解救出来的李某紧紧拉住民警的手,激动地流着泪反复感谢。

当天上午,做工程的李某急匆匆来到银行,要求一次性取出300万元现金。银行工作人员询问资金用途时,他先说是“给外孙买房”,又改口称“女婿生意周转”,前后矛盾引起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警觉,将该情况反馈给了辖区公安局。

原来,这背后竟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诈骗陷阱。

做工程的李某稍早接到了一个自称“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民警”的电话,对方严肃告知,他女婿因经济犯罪正在接受调查,账户全部被冻结。对方不仅用改号软件伪造来电号码,更发送了逼真的逮捕令和资金冻结通知,让李某陷入了深深的恐慌,急着把自己的积蓄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关键时刻,银行迅速启动了与邯山公安建立的“警银联动机制”。接到报警后,邯郸市公安局邯山区分局反诈中心负责人和浴新南派出所民警们,仅用五分钟就赶到现场。面对情绪激动、不肯相信自己被骗的李某,民警耐心安抚他,并一步步戳穿骗子的谎言:“公检法绝不会打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这些所谓‘法律文书’都是伪造的!”为彻底消除李某的疑虑,民警还联系上了他的妻子来到现场,并直接拨通北京市公安局电话,当场戳穿骗局。经过民警一个小时的耐心劝说,李某才如梦初醒,连声道谢。

这次“教科书式”的反诈行动并非孤例。自今年以来,邯山区公安分局持续开展“全民反诈”宣传,建立起“预警快、联动快、劝阻快”的全链条反诈防护网。警银联动机制实现银行与警方实时共享可疑交易信息;日常工作中,民警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开展沉浸式宣讲,拆解“冒充公检法”“投资理财”“刷单返利”等诈骗套路。

“骗子手段虽千变万化,但我们守护群众的初心不会改变!”邯山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民警提醒广大居民: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要求转账,也不会索取验证码。如遇到“涉案”“冻结”等疑似诈骗的信息,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或及时拨打96110全国反诈专线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