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愿对弱小以温柔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因智力有异、身体残缺、性情独特,与大多数人不同,便被另眼相待、被孤立、被忽视。如果他们能够发声的话,他们的世界,又会有什么不同呢?《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正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它借主人公查理·高登的经历,让我们真切走进一个“不一样”的灵魂深处。全书以查理亲手记录下的“进步报告”为载体,讲述了他的故事。

手术之前,查理在一家面包店工作。他真诚地相信同事们的“玩笑”是友谊的象征:让他带着灯罩跳舞,说他“喝多了超逗”,派他去转角看是否有下雨……查理觉得大家全都喜欢他。直到那次他去转角看雨,回来后朋友们全都不见了,才隐隐察觉不对。但查理仍为“迷路”而感到自责,他甚至羡慕起实验中同样做了脑部手术但已经变聪明的小白鼠阿尔吉侬。

这些看似“好笑”的情节,实质上都是同事们对查理的霸凌。查理渴望变聪明,是因为他内心深处渴望被爱、被接纳,尤其是被家人认可。而当他的智力随时间飞速攀升,堪比天才时,他却开始与整个世界为敌。他犀利地指出周围人的无知,伤害始终善待他的老师,令身边的人感到恐惧而逐渐疏离他。直到后来,查理才渐渐明白——人与人本就不同,真正的智慧不是聪明,而是应当报以包容。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所说:“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需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那些优越条件。”

故事的最后,查理发现小白鼠阿尔吉侬智力衰退并最终死亡,他意识到自己也正在走向同样的结局。于是,他回到家中,见到已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她时而清醒、时而迷糊,却始终无法接受真实的、智力残缺的查理。妹妹为照顾母亲已疲惫不堪,想将希望寄托于“正常的大哥”,而查理已注定无法停留。

查理让我想起余华小说《我胆小如鼠》中的杨高,想起电影《hello!树先生》中的树先生。他们同是社会中的边缘者,是所谓的傻子,常因弱小而沦为被欺辱的对象。但这本书让我们看见:即使智力有限,他们依然拥有自己的视角、意识与喜好,他们会孤单、会渴望、会疼痛,也记得每一次伤害。

查理的转变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孩子的成长缩影。有些“不够聪明”“不够灵活”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父母否定、被同龄人嘲笑。大人们总以为“孩子还小”,但那些冷漠与粗暴,早已刻进记忆,甚至影响着他们成年以后的生活。

我们无法选择先天条件,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对待那些比我们更脆弱的人。真正的文明,不在于怎么对待强者,而在于如何保护弱者。即使他们不能给我们带来利益或价值,也依然值得被理解、被尊重,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