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凉亭夜话”巧解千千结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暮色四合,凉风轻拂。奉新县柳溪乡店下村芭源片区的古凉亭下,一盏明灯点亮了秋夜的温情。村民们围坐一圈,桌上摆着水煮花生、艾米果、红薯丸子等客家小吃。大家边品尝美食,边畅聊家长里短,共话村庄发展。这正是店下村“凉亭夜话”的真实一幕——没有主席台,没有发言稿,干群并肩而坐,在轻松的氛围中聊民生、议发展、解难题。

“以前邻里之间有点小摩擦,总憋在心里,越积越深。现在有了‘凉亭夜话’,大家把话说开了,心结也就解开了。”村民胡兰花一边分享自家做的油灯盏,一边感慨。店下村的“凉亭夜话”由村民自发组织、轮流做东,每家每户都踊跃参与。活动中,大家既分享美食,又敞开心扉交流。这种充满人情味的议事方式,有效促进了邻里和睦。村民胡祖昌对此深有体会:“上次我和邻居因为林地界限闹了矛盾,在‘凉亭夜话’上把问题摆出来,村干部第二天早上立即丈量确认,事情很快就解决了。”

每次“凉亭夜话”,村“两委”干部、市教育体育局驻奉新县店下村工作队和党员代表都会准时参加,认真倾听、记录大家的诉求,现场答疑解惑。村支书刘林宾向村民承诺:“针对王升平大爷反映的自来水水流小的问题,我们已经买了新水管,明天就动工引新水源。”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店下村建立了“民情台账”制度,实行销号管理,能当场解决的立即办,需要协调的限时办,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截至目前,店下村已通过这一机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余个,办结率达98%以上,赢得村民纷纷点赞。

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妇女、老人、学生、企业家也纷纷打开话匣子,从不同角度为村庄发展献计献策。“我们可以挖掘红色文化、客家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组织留守妇女搞合作社,做客家特色美食加工。”……这些来自群众的“金点子”经过梳理整合,不少已落地见效。企业家张梦华通过“凉亭夜话”了解到村里需求,主动出资赞助修建了村民休闲广场;驻村工作队则借助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帮助村民宣传和销售农特产品,拓宽增收渠道。驻村第一书记说:“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凉亭夜话’既密切了干群关系,也为乡村振兴汇聚了民智、注入了新动能。”

如今,店下村的“凉亭夜话”已成为当地基层治理的一张靓丽名片。从化解矛盾纠纷到共谋发展大计,从解决民生小事到凝聚振兴共识,这座古凉亭见证着党群同心、共治共享的生动实践。正如村民郭爱林所说:“‘凉亭夜话’说到心坎上,实事办到家门口,日子自然越过越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