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上高县科技馆体验科技展品。
万载县学生操作机器人。
奉新县学生进行“火焰掌”试验。
2025年9月,宜春市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导向,联动各县(市、区)、市直单位及学(协)会,通过特色化、互动化、多元化形式开展“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让科学知识走进校园、社区、乡村,在全市掀起科普新热潮。
在“全国科普月”期间,我市各县(市、区)立足地域特色,打造亮点纷呈、活力十足的主场活动。8月28日,新《科普法》颁布后宜春首个主场活动在樟树市岐黄小镇启幕,上千名群众和游客参与,12大展区涵盖机器狗、AI棋类等科技互动项目,应急救护教学、药膳制作等健康科普内容,以及气象设备、非遗中药技艺展示,“打卡赢好礼”活动与“中国药都”特色结合,尽显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之奇妙。
9月4日,宜丰县城东学校活动以无人机编队、人形机器人表演及“大象牙膏”实验吸引学生,延续“双减”科学教育思路。9月9日,袁州区在宜春市第十中学设16个展区,并辅以“科学真好玩”实验秀、应急救护实操等内容,同时结合本土江元生院士事迹宣讲,激发青少年科技报国志向。同日,丰城市科协在丰城中学举办了温诗铸院士科学家精神宣讲暨百场科学实验秀启动仪式,点燃近600名参与者的科学热情。
9月12日,铜鼓县创新“科普奇妙夜”,在夜幕降临之时联动12个部门设立展区,众多家长与青少年参与,共同探索和体验科学的奥秘。9月14日,上高县科技馆借开馆一周年启动活动,颁发证书表彰先进,并设置了11个各具特色的展区,参与者达1500人次。同时,还推出“科学之夜”服务辖区乡镇学校。9月16日,高安市德清学校通过科普实验、机器狗表演结合吴有训科学家精神宣讲,实现科学与精神双传承。同日,奉新县在县第四小学讲述宋应星与《天工开物》,复原“古法造纸”并对比3D打印;9月18日又邀院士带来生物育种报告。9月17日,万载县在县第一小学举办主场活动,设14个室外展区及2个室内科学实验互动体验活动,服务近800名师生,学生通过多种科学器材与实验近距离感知科学原理。靖安县在官庄镇开展送实用科普活动,将科普大篷车走进山区学校,助力学生理解科学原理。
市直单位及各学会协会同步发力,推动科普惠及全民。市委宣传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多部门送种植技术、健康知识、安全常识下乡,为青少年开设“科普小课堂”,融入文明理念宣传;市应急管理局线上开展应急知识问答,便捷传播安全知识;市气象局8月走进社区宣讲气象避险知识、9月接待学生进行“气象探秘”;市营养学会9月分别在乡镇普及膳食知识、在高校举办乳脂肪讲座;市口腔协会联合多单位开展爱牙日活动,以免费筛查和宣讲创新“科普+健康”模式;市近视防控协会赴宜春学院开展科普爱眼活动,提供免费眼镜清洗维修服务,为学生做个性化爱眼咨询。
在首个“全国科普月”宣传期间,宜春“科普伴我行”志愿服务品牌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支持,科普讲师“明白讲”活动深化知识传递,覆盖全年龄段、多领域人群,以“体验+互动+传承”推动科普资源下沉,让市民与青少年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在全市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注入宜春力量。连日来,央广网、新华网、《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新闻客户端、《中国县域经济报》、江西卫视等众多媒体先后报道了我市开展的多项科普活动,进一步浓厚了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
(宜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