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童学忆趣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九月,时至仲秋,天气转凉,又是一年开学季。

我离开求学问知的校园已经30年,往日美好的记忆时常浮现在脑海,也不时闯进梦中。尤其是童学时期的美好时光,至今忆起,依然亲切温馨。

我的家乡在赣西北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房前屋后果树围绕,尤以桃树、李树、梨树、枣树居多。春天,各种果树百花绽放,争奇斗妍,把村庄装扮成一个多姿多彩如梦似幻的花园。

每年五六月间,桃李果子成熟,晶莹的青色或红色黄色李子、粉红饱满的桃子,诱惑着孩子们的味蕾,巴不得大饱口福。

看着这独特的水果资源,一个大胆的“商业计划”从八九岁的我脑海中冒出:何不把桃李带到学校,让同学们分享,顺便换成硬币或小票子?

我敢想敢做,每天上学时挑几十个硕大的桃子李子,藏进书包。待下课或午休时间,我私下告诉同学,只需两三分钱,就可以买一个桃子或李子品尝。同学们看见鲜嫩的桃李,垂涎欲滴,纷纷掏出父母给的零花钱,换作了我的水果。

果期一过,我“盘点”一下收入,竟然有20多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我用卖桃李的收入换成《新华字典》、作业本、钢笔、课外书等书籍或学习用品,颇有成就感。这就是我“桃李换文具”的故事。

我爱读书,也从不缺书。大哥1979年参军入伍,对我们五个弟弟妹妹的学习非常上心,经常会邮寄一些好书回家。对我而言这可是宝贵的精神食粮。大哥每次回家探亲,都会带我去逛书店,任我选购喜爱的书。

村里有两位兄长辈分吃商品粮的老师,小学期间的每年暑假,我都会跑去阅读他们家的藏书。无论是中小学教材,还是天文历史地理故事书,我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几个暑假竟把他们两家数百本书都读了个遍。

暑假期间,忙完“双抢”,农家孩子下午就得去放牛。每次放牛,我都会带上几本书:牛儿悠闲自在地啃食着鲜嫩的青草,我则贪婪地吮吸着书中的营养和智慧。我与牛相安无事,乐在其中。

田野留下了我低头忘情读书的身影,飘荡着我琅琅读书的美妙声音。大人们总爱把我看作“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他们的子孙:看人家四伢子(我的小名),那读书才叫用心!这是我“田野读书乐”的故事。

1985年6月,我参加了高安县(今高安市)唯一一届有点儿奇葩的小升初考试。那天,学校通知我们五年级毕业班学生6点半之前赶到学校,统一步行六七公里山路,赶到丁家中小学校参加全县小升初统一考试。

我家离小学有五六华里的山路。那天,我5点多就被母亲叫醒,吃罢早饭就急忙往学校赶。6点半,学校两个小学毕业班120多人,在几位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的率领下,走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向考点前进。大家说笑着,全然忘却了去参加毕业升学考试的紧张和焦虑。

那一年,高安教育部门实施小升初考试科目改革,旨在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知识。考试设三张试卷:语文、数学各一张,卷面各100分,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自然共一张试卷,卷面100分,总分300分。

我得益于一直酷爱学习,阅读面广,取得了229分的好成绩,拔得全校头筹,高出第二名23分。

当年,石脑乡共有六所初级中学,除设在集镇上的石脑中学初中部属重点初中外,其余五所分布在各村部所在地,为普通初中。重点初中录取分数线明显高于普通初中,其生源来自全乡16所小学的出类拔萃者。

我所在的菜田小学只有我和第二名有幸录取在重点初中。我校两个班,除了我们俩和十几位录取在丁家普通初中的同学外,绝大多数回家务农。

虽然次年未再延续那种小升初考试形式,但这次经历让我深深领悟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道理。时隔40年,我依然感念高安教育界那次小升初考试的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