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前夕,我陪母亲重返丰城市董家镇。那片土地承载着我生命最初的记忆,每一步都踏在岁月的长河上,每一眼回望都浸透着时光的印记。
车停在董家火车站前,油菜花开得正盛,金黄的颜色在阳光下几乎要燃烧起来。母亲站在花田边上,眯眼望着远处的铁轨。三月的风掠过她的白发,几根银丝飘起又落下。我举起相机,她却摆摆手,转身向车站走去。
“以前这里可热闹了。”母亲的声音混在风里,“每天几趟客车和运煤车经过,站台上挤满了人。”她指向月台尽头的水泥平台,“那里总有个卖煮花生的老头,五分钱一包,用旧报纸包着。”
我顺着望去,如今那里只长着野草,在风中摇曳。车站的砖墙已经斑驳,墙皮剥落处露出红砖,像岁月的伤口。一列运煤火车轰隆驶过,震得地面微颤。母亲下意识抓紧我的手臂,如同40多年前我怕走丢时抓住她的衣角。
从车站出来是呈人字形的柏油街道,两旁店铺冷清。我们沿主街走向当年的银行营业所。这条路曾是镇上最热闹的街道。母亲边走边回忆:“饭店和农机厂在这里,供销社在拐角……”声音渐低,因为这些建筑要么倒塌,要么改成了现代楼房。
营业所的老房子比想象中更破败。木门油漆剥落,门环锈成暗红。透过破碎的窗玻璃,能看见里面堆积的灰尘和蛛网。记忆中温暖的家,如今只剩几根歪斜的房梁,在阳光下投下支离破碎的影子。
“别进去了。”母亲突然说,“就让它留在记忆里吧。”她的目光扫过营业所门前拥挤的村屋,那里曾经是大禾场。禾场上有三棵高大的枫树,是附近村民打谷晒粮的场地。童年的我与小伙伴在谷堆下嬉戏,最热闹时是傍晚看露天电影,小板凳摆满空地。如今大禾场已被房屋填满,而我们的心却是空落落的。
在水果摊遇见发小茶花的妹妹。母亲有些恍惚,这个当年跟在我后面的小女孩,如今已是眼角布满皱纹的中年妇人。她惊呼着拉我们往孙家村走去。
“爸妈!看看谁来了?”她冲着一幢老屋喊道。门开处,一位白发老人眯眼张望,突然绽放笑容,快步走下台阶时差点绊倒。
“这不是老阳吗?!”老人的手落在母亲肩上,“这是小丽啊,都长这么大了!”他的手掌粗糙温暖,让我想起小时候他总爱用胡子扎我的脸。
发小的母亲从屋外走进来,手里拿着没择完的青菜。两位老人围着我们回忆往事:我小时候从二楼摔下只擦破点皮;茶花出生那年冬天特别冷,她母亲未满月就在塘边敲冰洗衣;村子里着火,父亲冲进火里抱出摇桶里的婴儿;母亲常帮村里人绣被面和枕头;父亲骑着长白山牌自行车去各村开会……
发小的妈妈指认我出生的地方,那曾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行营业所办公地。我们家1965年底随父亲从原沈阳军区转业到此。据说以前是地主的房子,打土豪分田地时分给了村民和办公用。母亲当年借住在村民房里生下我。如今老屋已拆除,新屋拔地而起,曾经的一切都已消失。
走在村路上,不断有人认出母亲。“老阳!”“欧阳主任!”每一个称呼都打开记忆的匣子。母亲的脸渐渐红润,背也挺直了,仿佛回到年轻时的样子。
董家中心小学变化最大。只剩一排破败的教室在阳光下支离破碎。操场消失了,新建的村屋贴着白瓷砖闪闪发亮。我们沿旧教室走了一圈,母亲在一棵桂花树前停下。她摸着树干说:“当年这里有棵老樟树,挂着铁轨当钟用。夏天树荫能遮住半个操场。”
我想起上海来的知青老师。她总穿着发白的蓝布裙,扎两个麻花辫。一次她教我们唱《我们的田野》,我因走调被单独留下练习。黄昏的教室里,她拉着破旧手风琴,我跟着唱了一遍又一遍。回家路上,她给我买了三分钱的冰棍,那甜味至今留在记忆里。
母亲带我到河边菜园旧址。河水依然清澈,岸边的柳树比从前粗壮。她蹲下抓起一把泥土,让细碎的土粒从指间流下。
“就是这里。”她轻声说,“那天我爬树摘丝瓜掉进河里,四下无人,我害怕极了。当时怀着你,沉到水底时想到腹中胎儿,拼命抓住水草爬上岸。”她的声音哽住,手指无意识抚过腹部。阳光透过柳枝在她脸上投下斑驳光影,我看见她眼中的泪光。
我们沉默站立,听着河水潺潺。一只鸟雀掠过水面,消失在远处芦苇丛中。母亲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走吧,天不早了。”
回程路上,母亲的话多了。她讲起我出生时的早春三月,讲起接生的周医生,讲起带我的本婆婆,讲起营业所后院那棵结很多果子的枣树。这些故事听过无数遍,今天却格外清晰,仿佛能看见年轻的父母在那个简陋却温馨的家里忙碌的身影。
“时间过得真快。”她突然说,“好像昨天还抱着你在这里等你爸爸下班……”话未说完,但我懂。那些平凡的日子,那些以为会永远持续的日常,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珍贵的记忆。
返程车上,母亲靠着窗户睡着了。呼吸均匀平静,嘴角带着微笑,也许正梦见那个充满生机的营业所小院。我轻轻为她披上外套,想起父母在董家度过的19年时光。这19年是父母人生的驿站。而我生于斯长于斯,这里是我生命的起点,是难忘的14年成长岁月。想起明天就是我的生日。54年前的这一天,母亲在这片土地上给了我生命;而今天,她带我回到了生命的起点,让我触摸到了那些温暖的记忆。
车窗外,董家的灯火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夜色中。但我知道,那片土地上的故事,那些关于爱与坚韧的记忆,将永远温暖着我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