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出生的周林根是袁州区柏木乡苍前村党支部书记。从医院副院长到应急救援队队长,再成为村党支部书记,他的不寻常抉择后面,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抉择一:加入红十字会救援队
2017年,市红十字会在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设立明月山红十字救护站,急需组建一支专业的救援队。当时担任袁州区红十字医院副院长的周林根受邀担任该救援队队长,并动员10余名医院同事加入队伍。之后,通过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吸引公安、城管、乡镇干部、教师等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加入,队伍渐渐壮大起来。
近年来,周林根带领队员开展各类应急培训1000余场,受益群众5万余人次;参与抗洪救灾20余次,转移群众近千人,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2021年,他被评为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当年被推选为全国优秀志愿者。
抉择二:成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
2021年,周林根被推选为柏木乡苍前村党支部书记。一些朋友不理解他的选择,说:“一个地处石头山上的穷村庄,能有什么干头?”周林根不这么认为。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党员,他对农村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如何开展农村工作,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周林根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思路和方法。他将掌握村情作为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步,主动和群众交朋友、话家常,和老党员、老支书、致富能手面对面交流,征询他们对村里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周林根在巩固现有的传统种植养殖业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种植养殖业布局,积极加强电商平台综合利用,推进养殖业专业化发展。
自任职以来,周林根带领村“两委”成员入户看望走访困难群众1000余人次,带领小组干部调纠纷化矛盾,解决村民实事难事100余件。他创新“联户包干”体系,形成由村党组织成员为网格长,村民小组干部、妇女小组长、党员志愿者等为网格员的党建网格化运行机制,积极有效地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依托。
抉择三: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周林根一直倾力于解决民生难题,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面对山区“不在服务区”的窘境,周林根积极奔走协调,建成全域通信网络,终结村民爬山找信号的历史,更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学子开设“云端课堂”,为乡村注入数字活力。为解决旱季“望天吃水”的困局,他带领村干部、党员翻山寻源,向上争资59万元清淤固坝、新修水渠、修复水井,实现稳定供水,让石头山上涌出幸福泉。多少次暴雨中,他带伤(脚踝骨折)坚守一线加固堤坝,守护村庄安全。他践行“通路即通富”,争资140万元修建入村主干道,畅通山货出山与客商进村渠道;大力整治人居环境,拆除危房3.2万平方米;建立专岗保洁机制以及门前“三包”机制,推动乡村从环境美向治理优跃升。如今的苍前村,已蝶变成路畅、水甜、网联、景美、民心暖的“绿盈美”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