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明月照宜春 幕后有深情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秋意渐浓,月满情浓。9月23日晚,以“明月照宜春”为主题的2025宜春·第十九届月亮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主题晚会在宜春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在聚光灯照亮舞台之前,有一群人在幕后默默耕耘,用汗水与匠心编织着月都之夜的璀璨图景。本报记者于23日下午走进彩排现场,探访那些让月亮文化“活”起来的幕后身影。

王郑欣与孩子们:

感恩的心,纯净的歌

在充满童真童趣的节目《听我说谢谢你》排练现场,指导老师王郑欣正细心地为孩子们整理衣领,轻声叮嘱动作细节。尽管这是一场已经演练多次的表演,他的眼神依旧专注。

“选择这首歌,意在传递最质朴的感恩之情。”王郑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月亮文化蕴含团圆、温暖与思念,这与‘感恩’的主题高度契合。由孩子们来演绎,更能体现这种情感的纯粹。”看着身边一张张稚嫩而认真的脸庞,王郑欣眼中满是慈爱。他告诉记者:“这些孩子来自宜春多所小学,训练时间紧,但他们的投入和进步超乎想象。我们希望这个节目不仅能展现月亮文化的温馨内核,更能表达宜春人民对八方宾朋最真诚的欢迎与感谢。”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学子:

用舞步绘就月亮之都画卷

由宜春职业技术学院38名学生担纲的主题歌舞《月照宜春》,是整台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学生们动作整齐划一,姿态柔美而富有力量,用身体语言描绘着一幅月下宜春的灵动画卷。

“能参与宜春如此重要的文化盛事,我们倍感自豪。”刚从舞台下来的大二学生江南难掩激动,“我们排练时间很紧,每一个眼神都力求精准,希望将月亮文化的诗意与宜春的山水之美融合展现。”她们的指导老师漆漩补充道:“这群孩子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通过这个舞蹈,我们想展现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年轻一代对家乡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深情传承。月亮对于宜春,是独特的地理标识,更是深厚的人文符号。”

主创赵海风:

以现代语汇诠释千年月韵

作为整台演出的艺术核心之一,中国歌剧舞剧院剧目创作部主任赵海风创作的舞蹈《月照宜春》备受期待。彩排现场,他时而凝神观看,时而与导演组低声交流。

“创作灵感直接源于宜春深厚的月亮文化底蕴,”赵海风向记者阐述他的创作理念,“宜春被誉为月亮之都,这里的山、水、温泉、禅宗文化,都与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创作,就是试图用当代的舞蹈语汇,去解构和重塑这种绵延千年的文化意象,让古典诗意与现代审美对话。”他进一步解释,《月照宜春》不仅要表现月色的柔美静谧,更要挖掘其背后的哲思与力量,展现明月朗照下,宜春这座城市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精神气质。“我们希望这个作品,能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公众的一座桥梁。”

当晚,当《月照宜春》的旋律缓缓结束,现场掌声如潮——这掌声不仅献给台上的精彩,更献给那些在幕后用深情托起月亮之都文化梦想的每一个身影。这场演出,是艺术的呈现,更是文化自信的抒发,是献给所有热爱月亮文化的人们的一份深情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