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兰村村容村貌
赣西富硒禽蛋产业园
徐家渡镇党校第三季度培训班
在广袤的赣西大地上,上高县徐家渡镇正以昂扬的姿态,奋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近年来,该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凝聚乡村振兴合力,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激活特色引擎,鼓起群众腰包,让产业发展成为富民强镇的坚实支撑;扮靓村容村貌,绘就宜居画卷,使村镇面貌实现显著跃升;创新治理模式,共建共享和谐,构建起乡村善治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建强基层战斗堡垒
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该镇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性实践活动等多元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今年以来,镇党校累计组织开展专题培训3场,覆盖党员600余人次;举办党性实践活动60余次,在田间地头、产业一线锤炼党员党性;开展党课宣讲60场,用“乡音”传递“党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该镇紧扣当前重点工作要求,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为突破口,聚焦“摸清底数、育好队伍、建强班子”三大关键,着力夯实基层基础。一方面,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建立“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通过导师帮带、实践锻炼等方式,抓好村干部后备力量的日常跟踪管理,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截至目前,培育储备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力量25人、其他村“两委”干部后备力量39人,为村“两委”换届储备了“源头活水”。另一方面,扎实开展村“两委”换届前期摸排,调整优化村党支部书记1人,选优配强“头雁”队伍,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现在村‘两委’班子有干劲,带着我们谋产业、办实事。大家对村里的发展更有信心了!”坎头村村民吴美林感慨道。
特色产业赋能增收
铺就群众致富之路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该镇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富硒蛋鸡产业是该镇的“金字招牌”。全镇现有10万羽以上规模养殖户6家,蛋鸡养殖规模近300万羽,占全县总规模的三分之一,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亿元,成功获批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走进茶杉禽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全自动生产线高效运转,生产线上的富硒鸡蛋即将发往粤港澳大湾区。该公司依托当地富硒土壤资源,自主研发富硒饲料,使鸡蛋硒含量稳定达到每100克20~40微克,营养价值远超普通鸡蛋,成为高端市场的抢手货。
“我们不仅自己赚钱,还带动周边200多户养殖户一起发展。”公司总经理伍文庆介绍,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公司以每箱高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收购鲜鸡蛋,以低于市场价供应兽药和饲料,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让农户安心搞生产、稳定赚收益。
如果说富硒蛋鸡是“地上产业”,那么九峰山的文旅康养则是“山上文章”。在九峰林场,一栋栋小木屋隐匿于绿林之间,游步道、林间小道蜿蜒其间,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我们依托九峰林场的生态优势,打造集登山游览、旅居休闲、康养身心于一体的综合景区。”民宿负责人李为真介绍。
春赏樱花、夏听溪流、秋观红叶、冬品山珍,这里成为上高及周边县市群众的“诗与远方”。在此基础上,该镇进一步探索“公司+文旅+农业+康养+研学”新模式,串联起九峰佰然养生、旅游民宿、九峰采摘、下兰秀美乡村等,打造周末游玩观光带,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乡村颜值焕新升级
绘就宜居宜业画卷
矛盾调处筑牢稳定基石,多元化解绘就和谐图景。该镇始终将矛盾纠纷调解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以“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为导向,织密矛盾预防化解网络,创新构建“排查预警+专业调解+心理疏导”的全方位治理体系,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目标,为乡村振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今年以来,该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97件,成功调解96件,调解范围覆盖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损害赔偿等多个领域,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矛盾纠纷预防方面,该镇坚持防患于未然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常态化排查与重点时段攻坚相结合的专项行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16次,其中在春节、“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排查5次,通过主动下沉、靠前服务,提前介入化解潜在隐患纠纷9起,真正构建起“排查—预警—化解”的全链条防控机制。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诉求响应效能,该镇推出12345热线“三级响应”工作体系,通过优化流程、压实责任,确保群众诉求工单在72小时内实现“接收—办理—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全镇共受理12345热线工单146起,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镇创新成立“心渡驿站—心语调解室”,将心理疏导与法治调解有机结合,为基层治理注入“心”力量。调解室运用“心理疏导+法治调解”模式,针对基层常见矛盾,舒缓当事人情绪,引导其理性表达诉求,并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和解决方案。该镇组建了一支由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社会心理服务队伍,打造“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宣传矩阵,推动心理服务进网格、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截至目前,镇心理咨询室累计服务群众120余人次,举办专题活动5场,成为群众倾诉心声、缓解压力的暖心驿站。
“以前遇到矛盾容易激动,现在有专业人员帮忙疏导,大家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邻里关系更和谐了!”东边村村民李强说。
如今,行走在徐家渡镇的乡间沃野,基层堡垒愈发坚固,富硒蛋鸡养殖基地里现代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九峰山间的文旅康养项目游人如织,村庄整洁的村道上孩童嬉戏、老人闲谈,居民在焕然一新的环境中享受宜居生活……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