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为确保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到位,万载县依托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等11个驻外流动党组织和全县7个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两大阵地”,引导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教育。
……
这些都是全市各地各单位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和贯穿始终的主线,聚焦主题深化学习研讨,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缩影。
抓住关键原原本本学。各级党组织通过党委(党组)会、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学深悟透《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积极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其他必学内容,组织党员、干部聚焦主题学、带着问题学、研讨交流学,准确把握原文原理,深入领会精髓要义,努力做到真懂真信真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将学习教育有关内容纳入各类主体班次,不断拓宽学习教育渠道,让学习无盲区、研讨更深入。
丰富形式系统深入学。市委常委班子充分发挥“头雁”作用,以统分结合的方式精心安排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读书班,全市1200余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注重发挥典型案例作用,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依托我市丰富的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就近就便到党性教育基地、家风家训馆等开展实地研学,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从党的光荣传统中汲取作风滋养。
突出重点分类精准学。各地聚焦重点群体,坚持靶向发力、精准滴灌,多层次、多形式、多举措推动“三类干部”学习教育,以更严要求、更高标准推动“三类干部”以学促干。13位县市区委书记、159位乡镇党委书记为所在地方的“三类干部”讲党课。针对农村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等特殊群体集中难、组织难、学习难等问题,积极打造学习教育“云课堂”,采取送学上门等方式,全覆盖分类施策,确保特殊群体党员学习教育“一个都不少”。
刀刃向内、找准查实确保查有力度——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实事求是、全面起底,严格落实“两对标两对照”“三个摆进去”要求,认真对照2个问题清单所列28个方面问题,结合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信访反映等途径,持续深入查摆,实时动态更新问题清单。
典型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樟树市开展分层分类警示教育“点醒”关键领域关键人。组织教体、民政、卫健、住建等重点领域开展系列警示教育活动,“点对点”播放《师戒》《迷失的初心》《医鉴》《权力红灯》等警示教育片,覆盖党员干部500余人次,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
全市各级党组织持续运用反面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案中人”点醒梦中人。同时,结合实际进行深刻剖析反思,对照检视查摆问题不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
全市137个县处级以上单位按要求召开警示教育会,累计组织红色警示教育活动150余场,参与党员、干部2万余人次。
同时,全市各地各单位严格落实党委(党组)集体研究程序,通过书记审核把关、上级专班核查指导,确保问题查摆有质量。市委主要领导按照要求对市委常委班子成员查摆问题清单逐一审核把关;市级层面工作专班分5个片区对各县处级领导班子查摆问题清单开展3轮集中审核,做到逐条“过筛子”。
动真碰硬、标本兼治实现改有成效——
“全面起底‘巡回看变化’活动6个,新摸排‘面子工程’问题项目1个,摸排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项目1459个,梳理排查问题261个。”
“全面推进‘一表同享’改革,精简整合表单3481张,精简率达71.11%。”
“停用下架政务应用程序28个,注销或恢复更新‘僵尸’‘空壳’党政新媒体账号142个。”
“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放心用餐’工程提质扩面,惠及全市513所学校40.43万名学子。”
……
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高度重视集中整治工作,研究梳理14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制定了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和工作安排,明确市委常委牵头,细化整治措施,建立集中整治台账。聚焦“政绩观偏差、搞‘面子工程’,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漠视群众、脱离群众、侵害群众利益,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推动干部家风建设还有短板,医疗机构医德医风有关问题”等7个上下联动重点重抓的突出问题,坚持靶向发力、系统施策、协同攻坚,推动集中整治取得明显进展。
开门教育、以学促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以前一到夏天,教室像个蒸笼,孩子上学衣服都湿透了。现在有了空调,再也不用愁孩子热得坐不住了!”近日,奉新县四小学生家长廖女士站在教学楼外,望着教室内运转的空调,脸上满是欣慰。
学习教育中,各地各单位党员、干部主动走进校园、社区和商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将“群众盼什么”切实转化为“工作干什么”的实际行动,通过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双进双服务”等联动机制,实现30分钟内响应、24小时处置反馈,群众诉求响应时效同比缩短50%、跨部门协同处置效率提升60%,已累计解决群众急难问题4000余件,以“不打折、不欠账”的标准扎实推进民生保障。
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密切联系群众”六个字重逾千钧。全市各级党组织推动党员、干部在担当作为中下真功,在服务群众中见实效。
袁州区创新利用乡镇赶集、街道农(集)贸市场,开展“欢迎您有事来商量”协商赶集活动,通过协商赶集活动收集问题建议127条,协商办理95条问题建议。
在铜鼓,大塅镇党员、干部以“板凳夜话”为契机,主动了解群众就业难问题,引进拓鸿电子有限公司,先后解决200余名村民就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5万元。
在丰城,针对“农民工欠薪”问题,推动深化“法院+人社”联动机制,建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调解欠薪纠纷20余起,为23名农民工追讨工资75万余元。
在高安,党员、干部利用“安心e点”智慧社区平台,创新“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网格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机制,快速精准响应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全过程掌握事项进度、全流程评价服务质量。
……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地各单位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既“开好门”更“办好事”,以群众“脸色”检验学习教育“成色”,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
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助工程,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6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4万。
实施“群众点单+政府接单”项目化管理,改造老旧小区795个,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16万套。
推进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间检查检验结果全部接入互认共享平台,互认项目达335项。
宜丰县潭山镇江西旭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学习教育,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政府办事效率更高,甚至比回乡创业前在沿海地区办事效率还高。
很多群众发自内心地说,这一系列举措让大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对党的信任和拥护愈发坚定。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在作风建设中不断夯实。
求真务实、常态长效,以好作风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精神淬炼”是一场不停歇的“接力跑”。
通过此次学习教育,全市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是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唯有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着力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方能一步步实现弊绝风清、海晏河清。
“现在出差,只需线上申请电子公函,信息全程可溯,既能减少腐败风险,还能为基层减负。”用电子公函规范公务差旅和公务接待活动,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一项举措。截至目前,系统生成“电子公函”151.55万份,公务接待费用支出持续下降,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根本性遏制。
精文简会、狠刹“舌尖上的歪风”、规范公务接待、改进调查研究……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紧盯作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深入查找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薄弱环节,注重从制度机制上查原因、堵漏洞、补短板,及时将集中整治任务推进过程中提出来的有效举措总结提炼为长期坚持、可供复制的经验做法,推动从“点上改”到“面上治”转化。
作风建设的成效如何,还体现在重点领域的问题能否得到有力纠治。
针对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等问题,我市紧盯项目决策、评审、预算支出、招投标等关键环节,印发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及投资计划管理等系列制度;针对搞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问题,划出硬杠杠,列出禁止项,持续巩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成果;针对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和奢华装修楼堂馆所等“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和出台有关实施方案,构建预算支出刚性约束机制……学习教育期间,围绕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市厅级领导班子新制定制度16个,完善制度4个;县处级领导班子新制定制度221个,完善制度143个。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作风建设的落脚点。上半年,全市GDP增长6%、列全省第3,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实现“双过半”;1至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6.9%、均列全省第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组组数据、一个个举措的背后,是我市把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措施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实践。
学习教育结束不是作风建设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市广大党员、干部表示,新征程上将保持定力、一刻不停、一严到底,把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宜春篇章提供坚强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