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微论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第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随着旅游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打卡式游览,文博讲解需求随之水涨船高。但不少读者反映部分“导游”讲解渲染封建迷信、随意歪曲历史、传播低俗内容,让历史文化在错误解读中变了味儿。(据9月8日《人民日报》)

评:文博讲解是连接文物与大众的纽带,一头牵着历史的温度,一头连着公众的认知。唯有守住“通俗”的初心,拒绝“庸俗”的异化,才能让每一次讲解都成为一次高质量的文化传递。

一辆半挂货车向左变道超车,原车道内一辆小车未采取任何制动措施,结果直接撞了上去。9月7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布了一起事故案例,希望就此再次提醒广大驾驶人,辅助驾驶功能只是“帮手”,并不意味着驾驶人可以“脱手脱眼”放任不管。(据9月8日《扬子晚报》)

评:从辅助驾驶到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段过渡期内,既要拥抱技术带来的便利,更要保持对方向的掌控、对路况的关注。方向盘后的“人”,才是安全驾驶的最后一道防线。

近日,多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陷入烂尾困境。广州荔湾区芳园居小区业主筹资80万元,工程停工两年多;海珠区某小区61户业主苦等7年,支付205万元后电梯公司竟“玩失踪”。这些并非孤例,越来越多老人捧着积攒半生的养老金,却陷入“钱梯两空”的困境。(据9月8日《广州日报》)

评:加装电梯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小事,也是体现城市温度的重要标尺。绝不能任由其成为新的矛盾纠纷源,不让老人们爬完楼梯又爬“维权路”。

近来,医用高压氧舱开始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不少上班族、学生等年轻群体追捧的“养生神器”。一些习惯于高强度工作和频繁熬夜的体验者反馈,使用高压氧舱后能明显感到“头脑清晰”“疲劳缓解”。(据9月8日《现代快报》)

评:疲劳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是身体发出的需要休息和调整的信号。面对疲劳,与其花费金钱去体验高压氧舱“养生”,不如从调整生活方式入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9月4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发布通告称,成绵高速公路、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公路收费到期,即将停止收费。其中成绵高速于9月4日24时起,停止收费,成为西部地区率先取消收费的高速。(据9月7日澎湃新闻)

评:此举以实际行动回应了民众对降低出行成本的期待,让城市道路回归公共产品属性,为区域交通惠民政策树立了新标杆。

前不久,“男子6万月租住进甲醛房”登上热搜。据报道,当事人马先生租下每月6万元的房子,入住两个月后出现身体不适,经测试甲醛超标2倍。《2025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显示,中国有近2.6亿租房人。一次次的“串串房”事件牵动着公众的心。(据9月8日《法治日报》)

评:“串串房”乱象的治理,考验着市场监管的精度与制度保障的温度。唯有让监管“长出牙齿”、制度“兜住底线”,才能真正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9月5日晚上9点半,在北京市昌平区天通北苑二区,一位车主通过手机下单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邢师傅随后根据订单信息给车辆“喂了电”。据了解,类似的“上门送电”服务正在多地兴起。(据9月8日《工人日报》)

评:从解决个体车主的“充电难题”,到推动补能体系的“生态升级”,移动充电车的兴起,是市场创新响应民生需求的生动体现,让绿色出行的便利惠及更多百姓。

近日,广东深圳、江苏泰州、江西抚州等多地教育部门相继出台新规,严格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强调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要求。(据9月7日央广网)

评:“一辅”之选,叩响的是教育提质之门。教育的真谛,不在于教辅的多寡,而在于能否让每个孩子都在高效、科学、充满启发的学习中,自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