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足球点燃激情,樟树市巧接“赣超+文旅、消费、康养”带来的大流量,将赣超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据9月2日《江西日报》)
一场省级足球联赛,正让赣西小城樟树迎来前所未有的关注。赣超联赛的激情与“中国药都”碰撞,产生的不仅是赛场上的欢呼,更是一场以足球为媒、文旅唱戏的深度融合。樟树市借此实现了从“赛事引流”到“城市留人”的跨越,展现出小城市巧用赛事IP探索发展新路径。
点燃城市“烟火气”。足球赛事自带流量,如何将这份“流量”转化为“留量”,考验着一座城市的运营智慧。樟树市的表现可圈可点。每当宜春队主场比赛结束,大批球迷涌入周边夜市,点燃了城市的夜经济。清汤、冻粉等本土小吃借势出圈,成为游客打卡的“樟树味道”;三皇里街区化身“第二赛场”,“球迷狂欢夜”“龙虾啤酒节”轮番上演,让“夜樟树”充满魅力。这些藏在市井深处的烟火气息,恰是最能打动人的城市名片。赣超不仅带来了球迷,更带来了消费的热浪和城市的活力。
彰显文化“内涵味”。作为“中国药都”,樟树并未停留在“看球”的浅层体验,而是将足球赛事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让外地球迷在观赛之余“品城”。杭州游客席琪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她因出差恰逢赣超赛事,在观看比赛之余,游览了阁皂山景区、樟帮中医药一条街和三皇里历史文化街区,品尝了药膳、清汤等特色小吃,最终被这座城市“圈粉”。本地餐饮业顺势推出家庭药膳套餐、个人养生餐,线上线下同步热销。这种“赛事+文化+美食”的融合模式,让樟树的中医药文化从抽象概念变为可感、可尝、可体验的生活方式,显著提升了城市的辨识度和吸引力。
实现流量变“长虹”。赛事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樟树市并未将赣超视为单一体育活动,而是作为推动文旅消费、展示城市形象的综合性平台。通过“赣超+文旅、消费、康养”的多元嫁接,樟树市实现了从“短暂热闹”到“长期效应”的转化。游客席琪不仅自己成为樟树的“推介官”,还邀请杭州朋友前来观赛,这种口碑传播的效果远胜于其他宣传方式。文旅部门联动商家推出主题消费季,餐饮协会深挖药膳文化打造特色IP,夜市延长营业时间匹配球迷节奏……一系列举措彰显出城市经营的系统思维。如今,樟树街区商气升腾、景区人气汇聚、夜市烟火鼎盛,正是“流量”变“留量”的最佳证明。
当足球遇见“中国药都”,不是简单的“1+1”,而是赛事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只要找准赛事与本地特色的契合点,用足巧劲做好“+”文章,就能让小赛事迸发大能量,让更多人走进来、留下来、还想来。这正是赣超带给樟树最珍贵的礼物。
(许华宇 作者为四川公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