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入民心,带着乡音,理论宣讲送到村头田间;情系邻里,守着初心,志愿服务惠及家家户户;德润城乡,漾着正气,文明新风浸润村镇角落……
近年来,上高县田心镇以推进移风易俗、创新文明实践为载体,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
理论宣讲接地气
思想引领入人心
“以前总觉得政策离咱们远,今天听宣讲员用方言宣讲,再结合咱村种水稻的事儿举例,我才算真明白‘乡村振兴靠实干’这话的意思!”近日,该镇仇湖村道士岭的凉亭里座无虚席,种粮大户仇冬仔听完宣讲后,拿着记满笔记的本子,兴奋地和身边村民交流。
为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该镇创新推出菜单式宣讲机制,精心组建多元宣讲团,邀请政治素养高、群众基础好的老党员,扎根一线的致富带头人,经验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员等担任宣讲员,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该镇通过“点单+配送”模式,提前征集群众需求,量身定制宣讲“菜单”,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校园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地开展宣讲。
今年以来,全镇已开展理论宣讲80余场,其中“田间微宣讲”30场、“庭院课堂”11场,覆盖1.2万余人次。理论之花在基层绽放。
文明实践添活力
文化惠民暖万家
该镇以“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为核心,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特色化。农民丰收节上,村民携粮食、水果齐聚广场,晒成果、比技巧,在欢声笑语中彰显劳动自豪;送戏下乡活动中,专业剧团演绎地方戏曲与红色剧目,村民沉浸其中,如痴如醉;童心悦读课堂上,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读绘本、做手工,让书香浸润童年;迎春送福活动中,书法爱好者现场书写百余副春联赠予村民,传递祝福;“潮起田心 我们的村晚”上,村民化身演员,自编自演广场舞、快板、情景剧,用接地气的表演展现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
此外,“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深入人心。端午包粽子、中秋国庆猜灯谜唱红歌……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据统计,该系列活动每年吸引1.2万余人次参与,已成为群众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进一步增强了乡村凝聚力。
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理念更深入
针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该镇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明确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以制度为文明实践“立规矩”。
全镇26个村(社区)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由村干部、老党员、乡贤等组成,负责规范红白喜事办理流程,控制宴席规模、简化仪式环节,减免礼金数额,切实减轻群众负担。井陂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孙大爷说:“以前办丧事,光流水席就要摆几十桌,还要请鼓乐队,前后得花好几万元。现在理事会帮着协调,简办不减庄重,反而更显文明。”
如今在该镇,红白喜事简办已成共识,攀比浪费风气消退,勤俭节约、健康向上渐成新风。移风易俗不仅减轻了村民的经济压力,更让文明、节俭、科学的理念深植人心,为基层治理注入持久温暖的文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