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从“自然秘境”到“文旅乐园”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第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绿野仙踪景区的篝火晚会吸引了众多游客。 (陈南波 摄)

绿野仙踪旅游度假景区坐落于袁州区西村镇分界村,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丰富,宛如一个天然的森林氧吧。漫步其中,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站在景区观景台上放眼远眺,连绵的山峦郁郁葱葱,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古老的村落炊烟袅袅。这片曾经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土地,如今已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该景区以“自然+奇幻”为设计理念,精心打造了近30处打卡点。茶梅园中,茶梅绽放,娇艳欲滴;金丝楠木园内,古木参天,散发着岁月的气息;粉黛花海如梦如幻,仿佛是童话中的世界;迎仙广场、仙韵路、状元泉等景点各具特色,承载着宜春的历史文化记忆。

除了自然景观,景区还将生态与娱乐完美结合,设置了60余个体验项目。丛林小火车载着童趣穿梭林间,迪士尼爬山车带来刺激体验,蹦蹦云、七彩滑道让人欢笑不断,还有赶海捉鱼、趣味钓虾等互动项目,让游客在挑战自我中感受户外运动的乐趣。

“奇幻、浪漫,真没想到这片山林里藏着这么一个宝藏地方。”8月19日,漫步在该景区的魔法森林步道,游客陈逸群满脸惊喜。

“这里的每一处布置都充满巧思,仿佛是童话世界,拍照特别出片。”陈逸群去年曾来过这里,那时该景区叫宜春松鼠部落,主要是欣赏萌宠动物。而如今,景区新增的诸多项目让她感觉耳目一新。

从静谧的自然山林到热闹的文旅乐园,绿野仙踪景区不仅延续了往日的生态魅力,更打造出丰富多元的游玩体验,为游客带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旅盛宴。

“原来松鼠部落的游客人群是单一的亲子人群;如今,绿野仙踪要做全年龄段综合性度假型旅游度假区。我们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文旅融合项目。”该景区负责人陈南波介绍,除了原有的自然景观游览,景区新增了魔法森林探险、童话主题露营、传统手工艺体验、民俗文化表演等项目。

自今年7月全面升级开放以来,绿野仙踪景区凭借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丰富的互动体验和精彩的主题活动,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据统计,开业一个多月来,景区接待游客量约4万人次,营收超200万元。同时,景区的发展也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间接提供了近100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近200万元。

“去年,我们对景区进行全面规划升级,引入了大量文化元素和互动体验项目。没想到,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游客的热烈欢迎。”陈南波说,相比过去单一的自然观光,文旅融合才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绿野仙踪景区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逐步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构建起“春赏花海文化、夏享森林清凉、秋品民俗风情、冬探冰雪秘境”的四季运营格局。

绿野仙踪景区是袁州区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该区越来越多的景区打破传统旅游模式,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让景区从“一时热”变“四季火”。

破解旅游“季节性”困局,既是旅游企业面临的一道难题,更是袁州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答好的考题。记者了解到,袁州区积极探索“文旅+商品+农业”的融合创新路径,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在景区夜游开发方面,精心打造了“熊出没”主题夜游乐园、“快乐星球”夜游项目;在业态增设方面,以绿野仙踪景区为例,巧妙增加了微演艺产品。该区还积极融合其他产业,充分结合各产业资源特色,大力开展文体商农旅融合推广活动。每个季节都精心策划了独具特色的活动,春季有农事体验节,让游客亲身参与播种、插秧等农事活动;夏季举办水上运动嘉年华,清凉一夏;秋季开展丰收采摘节,品尝新鲜果蔬;冬季组织民俗文化展,感受传统年味……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分解了季节性旅游难题。同时,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客源互送等方面与湘赣边区域文旅联盟成员开展深度合作,致力于将湘赣边区域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标杆区。

“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场景叠加,而是要让文化基因在旅游体验中活化生长。我们通过构建‘文化解码—旅游承载—价值共生’的融合体系,实现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双重浸润。”袁州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丁晓薇说。

夜幕降临,《乡愁宜春》实景演出拉开帷幕。当五重乡愁故事在景区天然舞台上接续上演,广大游客的惊叹声与潺潺流水声交织成曲。这曲文旅融合的交响乐,正在绿野仙踪的青山绿水间持续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