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实干为笔 担当为墨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航拍镜头下的仁首镇。

石上村村民驾驶农机收割稻谷。

仁首镇“茶立方”生态白茶园。

仁首镇移风易俗文艺演出。

近年来,靖安县仁首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农业产业为根基,深度挖掘山水生态资源,通过产业提质、经济强基、宜居塑形、民生兜底、稳定护航五个维度协同发力,逐步构建起“富、强、美、好、和”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精耕产业富民

该镇始终把产业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产业、稳住粮食根基,让群众钱包更鼓、村集体家底更厚。在特色产业方面,该镇重点做强白茶产业,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不仅打响了仁首白茶品牌,更带动就业增收。截至目前,白茶产业累计吸纳当地群众就业2000余人,年助农增收超6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近20万元。

在大团村的白茶基地旁,村民涂某望着郁郁葱葱的茶园,脸上满是笑意地说:“以前总想着出去打工赚钱,家里老人孩子都顾不上。现在好了,家门口建起了茶叶基地,家门口就能就业,太方便了。”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该镇严守耕地红线,全力保障粮食生产,落实早稻生产面积1.9万亩、中稻生产面积1.63万亩、晚稻生产面积1.9万亩。此外,该镇还深耕富硒特色农业。截至目前,全镇富硒大米种植基地面积达1000亩、富硒茶叶种植基地面积达200亩,推动农产品向高品质、高附加值转型。

攻坚项目强基

经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该镇以项目建设为引擎,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推动镇域经济持续向好。在项目推进上,该镇紧盯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见效。江西万利纺织有限公司智能棉纺纱项目已基本完工,即将释放产能;江西金牛新材料有限公司新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完成土地征收,进入“三通一平”阶段;江西速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光电鼠标项目已正式投产,为镇域工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为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该镇创新营商服务模式,构建起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体系。全镇划分66个营商网格,安排23名营商网格员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组建园区服务专班,由1名班子成员带队,2名服务专员专职驻点工业园区,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累计收集堵点、难点问题50余个,已解决30余个;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40余件,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超20万元,赢得企业一致好评。

“镇里服务很到位,从厂房用地协调到贷款对接,镇干部全程跟着跑,我们项目才能推进得这么顺利。”江西万利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江昌明笑着说。

扮靓家园美景

围绕“绿色宜居”目标,该镇从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完善、文明新风培育三方面入手,让乡村环境既有颜值又有内涵。今年5月,该镇荣获全国“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基础设施是宜居的基础。该镇整合资金近60万元,对镇域道路进行养护修复,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集中治理村组干道两旁人居环境,清除卫生死角,让乡村环境更整洁、更舒心。在文明建设上,该镇以党员干部为引领,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及时传达中央及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宣讲赣军”等力量,通过“小板凳宣讲”“文艺汇演+宣讲”等形式,开展理论宣讲150余场次,覆盖群众6万余人次,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

心系民生福祉

该镇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首位,从救助帮扶、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力,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今年以来,该镇累计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等保障性资金487.442万元;整合资金18.46万元助力229名学子逐梦校园。

多元共治护平安

该镇以平安建设为核心,抓实基层治理、矛盾化解、安全防控,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该镇开展基层治理突出问题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深入推进“平安靖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今年以来,排查矛盾纠纷154件,化解151件,调处率达98.1%;全镇210名“九类”重点人员全部落实管控措施,无漏管失控情况;持续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广泛开展反诈宣传;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健全线索摸排机制,浓厚宣传氛围。

该镇持续完善安全防控体系。今年以来,该镇投入25.5万元保障天网、云析慧眼、“平安乡村”等设备运行,在线率超95%;开展“进网入格 与治同行”活动,将65名机关党员干部划分至26个网格片区,固定每周三深入网格走访群众;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排查40余次,为镇域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从产业旺到百姓富,从乡村美到治理和,该镇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图片由仁首镇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