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来临,宜春中心城区鼓楼商业街又迎来了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就在这样一个闹市里,“隐藏”着一个曾经对中国革命至关重要的建筑——袁州会议旧址。
“这条线是不是这样标的?”7月2日,窦忠平和同事又来到了这里,在一张挂着的红军军事路线图前认真地研究起来,想确定旧址里展示内容的准确。就在95年前,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人就是在这里就先打吉安还是先打南昌、九江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并最终一致同意先攻打吉安,在湘赣边界反复作战歼灭敌军,同时成功说服中央长江局代表周以栗放弃返湘攻打长沙的主张,有力地抵制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放弃攻打大城市,转而攻占中小城市,创建革命根据地,从而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又一次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
这段历史对于山东人窦忠平来说,一开始是有点陌生的。现任袁州区党史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区档案馆)、方志和档案编研股股长的窦忠平从2011年来到袁州区史志办工作起,便开始学习袁州区的党史和地方文化。“我虽然是历史学科班出身,但我不懂宜春,而很多本地老一辈党史工作者并没有接受过党史或历史学科专业训练,工作中要把二者结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此,我向本地老党史、地方志工作者学习,力图把二者优势结合起来。”
做史志工作并没有想象的容易,需要系统整理原始资料,发掘、完善新的资料,走街串巷、下乡采风,再把资料素材编撰成书。在窦忠平的办公桌上,四本1985年抄录的袁州史志资料本已显得老旧。这两年,他手上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编撰新的《袁州史志资料·袁州会议专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的发现,一些党史书籍有修订、重版、再版的必要。”窦忠平推了推他已经增加到700度的眼镜介绍,“袁州会议是袁州党史中最重要的事件。这四本党史资料采访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袁州会议的大部分亲历者都还健在,20世纪80年代的党史工作者们相互交流记录,誊抄整理,最后形成这四本资料。我们继承上一辈党史工作者的工作,把这一套党史资料进一步整理、完善成书,供广大党史爱好者、研究者研究党史之用,为传播袁州会议的历史、弘扬袁州会议的精神提供条件。”
《袁州会议史志资料》只是袁州区编撰《袁州党史资料》的内容之一。在袁州区水江镇、彬江镇、慈化镇、楠木乡等地都承载着当年厚重的红色记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复查中,袁州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数量37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1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近年来,袁州区启动了《袁州党史资料》《袁州史志资料》等编撰工作,开始有目的地、系统地对馆藏党史资料进行整理完善,收集编撰《袁州红色遗迹遗址背后的故事》《袁州红色文化研究成果资料》等书籍,出版和印制《袁州红色故事宣讲》手册,以激活全区红色基因的精神力量。
今年,袁州区以纪念袁州会议召开95周年为契机,筹划开展了一系列纪念袁州会议95周年红色文化宣传推广活动。其中,举办了全区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我来讲”暨“爱我国防”主题演讲比赛,来自33所中小学的36名优秀选手用声音传递红色力量,用真情诉说国防情怀;开展“袁州会议放光芒 红色传承促发展”主题作品征集,致力于推动获奖作品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销售,形成袁州区文化产品;召集党史、军事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相关革命先辈后代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袁州会议95周年理论研讨会,争取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和理论文章。
袁州区委宣传部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分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袁州区将做好红色旅游融合文章,打造“袁州会议——袁州古城”精品旅游路线,吸引红色研学列车“开进来”,同时创作推出一批具有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的红色文艺文学教育精品,让红色力量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