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吴艳群 邓强报道:“这片稻田位置高,平常不好放水,干旱后只能眼睁睁看着稻子蔫了。镇村干部得知情况后,连夜帮我们把水泵接到了田里,真是太感谢了!”近日,看到田里涌进的股股清流,上高县新界埠镇的简夏平不禁感慨。
据悉,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该镇遭遇严重旱情。全镇农田受旱面积达1.8万余亩,超过总面积的一半,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烤”验。
该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镇领导班子分片带队,深入16个村(居)林场排查旱情,建立地块位置、受旱面积、缺水原因台账,靶向制订解决方案,以快、准、实举措打响抗旱保收攻坚战。
设备保障“快”。针对水源短缺区域,镇水务办积极向上级争取支持,调配借用抽水泵16台,为群众解决燃眉之急。同时,组织各村对现有提灌站进行全面“体检”,重点检修水泵、电机等关键设备,确保所有灌溉设施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沟渠疏通“准”。为打通灌溉“生命线”,该镇通过“人工+机械”,对主干渠和重点支渠中的淤塞段进行清淤疏浚作业,疏通灌渠1.8万米,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抗旱灌溉打通“最后一米”。
干群连心“实”。该镇农技人员连日来走遍各村组田间地头,指导农户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通过“村村通”广播、微信群实时推送气象信息和抗旱技巧;发动党员干部与农户结对帮扶,合力抗旱。
“为了防止村民因争抢水源发生纠纷,我们村干部24小时轮流在现场值守,持续了一个多星期。虽然累,但是我们多付出一点,乡亲们就能少忧愁一点,都值了!”该镇三星村党支部书记卢海军说。
该镇将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在充分利用有限地表水资源的同时,积极向上级申请抗旱打井项目41口,着力开发地下水源,为抗旱提供更多源头活水,最大限度减少农民损失。目前,全镇90%以上受旱农田得到有效灌溉,水稻长势逐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