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奉新“五端协同”蓄力做强猕猴桃特色产业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金东平 金星报道:初秋清晨的奉新县山间,藤蔓间的露珠折射着晨光,一个个饱满的猕猴桃悬在枝头,像缀满山野的绿宝石。在赤岸镇城下村万亩猕猴桃产业基地,下梅猕猴桃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帅占延正带领农户采摘猕猴桃。“今年预计收益能达20多万元,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帅占延说。

城下村种植猕猴桃有2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形式,培育集产业示范、瓜果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猕猴桃产业新业态,让初秋的果香里飘着乡村振兴的甜。“产业选准了,果农就富了,村集体经济也就强了。”城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涂以松表示,将通过项目引领、品牌赋能、科技支撑,持续推动猕猴桃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市场、更深链条进军,以“小果子”撬动“大产业”。

近年来,奉新县充分发挥“中国猕猴桃之乡”品牌效应,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优化生产端、做精加工端、畅通流通端、拓展销售端、激活农文旅融合端,绘就从山间到全球的产业图景。

该县不断优化猕猴桃品种结构,确定以早熟“东红”、中熟“金奉”和晚熟“金艳”为主要种植品种,筛选储备2个以上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后备品种,为品种更新迭代奠定基础。加快猕猴桃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探索开展猕猴桃生产社会化服务,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推进优质高产高效基地建设和老旧果园提质增效改造,力争2028年全县优质高产高效宜机化果园面积达3万亩、年产优质鲜果4.5万吨、年销售收入5.4亿元。整合盘活猕猴桃冷链资源,建设猕猴桃冷链集配中心,提升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以猕猴桃果汁、酸奶等快销品为主攻方向,加大猕猴桃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主动对接百果园、盒马鲜生等水果营销渠道商,推动“奉新猕猴桃”进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中高档消费市场。连年举办猕猴桃文旅系列活动,并以此为契机进行专题产业招商推介,组织猕猴桃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文化赋能与品牌推介,引进专业运营团队“连点成线”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培育科普教育、DIY手工、猕猴桃农耕课堂等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该县设立猕猴桃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产品营销、品牌推介进行奖补,并每年安排50万元的引种、试种、培育及配套生产技术标准集成工作经费,对新取得绿色、有机和富硒产品认证的,分别一次性奖励2万元、1.5万元、1.5万元。支持奉新国农猕猴桃发展有限公司及其合作企业加强产品营销,对新入驻的大型连锁商超,一次性予以5万元的奖励。对新晋级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新晋级为“双百”企业的,一次性奖励3万元;新晋级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

从“种得好”到“卖得俏”,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奉新县猕猴桃已不仅是一种香甜的水果,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截至目前,该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9.5万亩,鲜果产量8.5万吨,综合产值达9亿元,品牌价值达5.1亿元,从业农户6000余户,从业人员2万余人,猕猴桃产业人均收入超2000元,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合力共赢”的产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