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靖安县三爪仑乡,绿意翻涌,红星闪耀。犁壁山苏维埃政府旧址,闪闪红星照耀着研学道路;红星村农副产品展销馆,百花蜜散发着山野的芬芳;四季滑雪场,身着鲜艳滑雪服的游客正体验着秋日里的“冰雪奇缘”……这颗深藏于九岭南麓、拥有高达95.7%森林覆盖率的生态明珠,正奏响一曲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交响曲。
今年以来,该乡以“闪闪犁壁山、美美三爪仑”为形象定位,锚定“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中部森林度假目的地”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党建创品牌、文旅促升级、工业补短板、林下出特色、群众共富裕”五大攻坚行动,走出了一条实力强、魅力显、活力足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踏上红星村研学路,历史回响清晰可闻。“当年,红军战士在这里成立犁壁山苏维埃政府,开展了长达四年的游击战争……”红色展馆内,讲解员正动情讲述革命历史。在这片承载着厚重红色记忆的土地上,为用好红色资源,该乡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打造“闪闪犁壁山”红色品牌,以犁壁山革命旧址为核心,整合周边生态资源,创新“党建+红色研学+民宿产业+乡村振兴”模式,让红色资源在绿水青山间焕发新的生机。
“过去村里留不住年轻人,如今靠红色旅游,我们成了省级红色名村!”红星村党总支书记舒宏强自豪地说,“游客多了,土蜂蜜、精品民宿火了,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数据显示,犁壁山红色展馆已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旅游产业和林下经济为村集体增收近5万元,真正实现了红色文化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的华丽蝶变。
走进三爪仑四季滑雪场,清凉气息扑面而来,场内却是一派火热景象。作为全省首家室内滑雪场,这里打破了夏热冬冷的旅游困局,全年稳定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高达500万元,直接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就业。滑雪场员工、红星村村民刘晶晶笑着说:“以前只有夏天是旺季,现在冬天也忙得停不下来,收入翻了好几番!”据统计,滑雪场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冬季营收同比增长300%,彻底激活了淡季旅游市场。
坐拥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的金字招牌,生态是三爪仑最核心的竞争力。该乡党委政府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大力发展民宿康养、农耕体验、红色研学、漂流滑雪等多种旅游模式,不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完善“冰雪+温泉”“生态+文化”产业布局。当前,集散中心配套停车场、水域游览提升等专项债项目全速推进,虎啸峡森林水世界、茅山地热温泉等重点项目加紧建设,全域旅游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8月28日,三爪仑文旅康养产业迎来又一重要突破——乡政府与中健云隆星空宿康养汤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约,为当地四季旅游和高端度假体验注入新动能。
在深耕文旅的同时,该乡全力补齐工业短板,树立“无工不富”新理念。全乡成立“五大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将重点工作细化为20条硬举措,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该乡通过乡友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广泛吸引投资,每月由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全程服务洪屏电站二期、乔家栅等重点项目,助力三亦机电等企业投产达标、成功入规,全力培育工业新锐力量。
多元业态的深度融合,让该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民宿+特色美食”“民宿+农副产品展销”等创新模式的推出,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带动了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销售。原生态蜂蜜、高山有机大米、云雾白茶等农特产品通过景区展销、电商营销、游客直销等方式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过去我们的蜂蜜得肩挑背扛到县城集市叫卖,现在坐在家里就有游客上门订购,价格还比过去高出不少哩!”养蜂大户方湘江一边整理蜂箱,一边乐呵呵地分享着变化背后满满的幸福。
聚焦“林下出特色”和“群众共富裕”,该乡全力将林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产业,推动建设蜂蜜产业基地,打响“三爪仑百花蜜”品牌;探索实践“政府+合作社+企业”模式,引入蜜的酒酒业公司,着力开发蜂蜜衍生产品,打造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示范项目。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全乡拥有农家乐和精品民宿5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达600余人,间接带动餐饮、运输、农产品加工等关联产业发展,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持续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