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心电图、脑电图,大家都不陌生,但当医生说“咱们做个肌电图吧”,大多数人会产生疑问:肌电图是个啥?下面就为大家揭秘这个让肌肉“开口说话”的神器——肌电图。
什么是肌电图
肌电图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电生理诊断技术,是诊断和鉴别神经肌肉病及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的客观检测手段。目前,广泛应用于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康复科、骨科、神经外科等。
无论是感知身体的感觉,还是控制肢体的活动,都是通过神经传导来完成的,而这种神经传导是通过神经和肌肉上微小的“生物电”来实现的。肌电图是通过检测该“生物电”在神经上“行走”的速度来确定具体病变的部位。
肌电图就像电工使用电笔找到损坏的线路一样,医生也可以通过电极的传导找到神经损害部位,并判断它的类型,进行精准治疗。
哪些情况要做肌电图
1.有单个或多个肢体感觉异常(麻木、蚁走、虫爬、疼痛等感觉)或力弱等症状,考虑是周围神经疾病。
2.糖尿病慢性病变筛查。
3.外伤引起的肢体不能随意运动。
4.不能判断是中枢神经损伤还是周围性神经损伤。
做肌电图需注意哪些事项
1.肌电图检查耗时较长,根据病情复杂程度持续0.5~1小时不等,不建议空腹检查。
2.检查前用温热水泡热手脚,尽量保证四肢皮肤温暖,不要涂抹含油脂的护肤品。
3.检查当天穿着宽松衣裤。
4.对于安装起搏器、体内植入有心律转复设备或除颤器者,慎行肌电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