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探秘华林小竹门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尘世的喧嚣之外,有一处被时光偏爱的地方——高安市华林山镇。那里云雾缭绕,山峦与翠林相互交织,宛如神来之笔绘就的水墨丹青。而在这片如梦似幻的天地间,隐匿着一扇扇充满未知的小竹门。它们或藏身于幽篁深处,或静立在潺潺溪边,朴实无华的外表下,似乎封印着只属于华林山的古老秘密。它们有的是用竹枝精心编织,有的则是干竹片与旧木板随意拼钉而成,看似毫无章法,却意外碰撞出质朴的美感,构成了华林山独有的风景。

这些小竹门用途广泛,有的是为了围园地,将自家的小菜园关住,嫩绿的蔬菜、饱满的果实被竹木门温柔守护,既阻挡了家禽的随意闯入,又为园子添了几分田园野趣。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映照在这些小门上,生活的烟火气便在光影交错间徐徐升腾。有的则是在深山老林中,横在山路口,用粗糙的干竹筒或干竹片打造,缝隙间还留着岁月打磨的痕迹,与周边的青苔、枯木相融,虽不惹眼,却能圈起一方独属自己的天地。行走在山林间,偶尔一两处用竹木搭建的简易棚子突现在眼前,那简易的竹门、木门,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下,与自然融为一体,静静见证着村民们辛勤劳作的时光。

编织小竹门、钉制小木门是华林山许多村民信手拈来的生活技艺,也是就地取材的智慧体现。如有需要,到竹山里,随意捡拾一些干竹丫枝,闲暇时分,坐在大门口或院子里,村民的双手便开始了神奇的创作。他们先将竹枝按长短粗细分类归整,长而直的竹筒或竹片用来搭建门的框架,勾勒出方正的轮廓;稍短且柔韧的竹枝条,负责编织细密的门板。村民们熟练地挑选竹枝,手指上下翻飞,竹条在他们手中交错、穿插,不多时,一扇精巧的竹枝门便显现雏形,一扭一钉间,满是对传统手艺的传承与敬意。制作过程中,偶尔会向晚辈传授窍门,讲着过去的故事,新竹条与旧时光就在这样的氛围里相互交织,延续着华林山古老的生活脉络。我对这样一道道小竹门喜爱至极,一见到它们,仿佛瞬间走进了藏着无尽奇妙的童话世界,下一秒就要踏入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王国,满心都是期待。

轻轻推开一扇门,“吱呀”一声,似是唤醒了沉睡在时光里的梦。门后,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隐匿在山林间向森林深处延伸,地上层层叠叠的落叶,红的似火、黄的如金,像是大自然精心铺设的斑斓地毯。小径两旁,大片粽叶肆意生长,那浓烈、蓬勃的绿,和旁边各种不知名的野花,是春天倾其所有调出的色彩。微风拂过,粽叶沙沙作响,好像在欢迎客人的到来,又像在低声吟唱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历史的车辙深深印刻在华林山上,往昔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层层堆叠。这里是中国书院的发祥地,也是道、佛、儒三教的聚集宝地和华林农民起义军的驻扎地,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林造纸作坊遗址所在地。散落在山林间的小竹门,就静静伫立在历史的喧嚣与宁静之间,见证过书声朗朗的古旧学堂,聆听过造纸作坊里的忙碌与欢笑。它们是沉默的史官,用自己的存在,串联起华林山的过去和现在。

沿着小径往森林深处走去,高大的树木撑起一片浓荫,阳光穿过层层枝叶,洒下星星点点的光斑;脚下的土地松软且富有弹性,混合着泥土、落叶与青草的香气,这是森林给予的醇厚馈赠。偶尔,一两只不知名的小鸟从头顶飞过,清脆的啼鸣瞬间划破静谧,又迅速消失在茂密的丛林间,为这片幽林添了几分悦耳的清唱。

华林山镇的小竹门,不只是连接内外的通道,也是乡愁的隐秘寄托,更是现实与自然、现代与传统的交融之处。站在小门边,尘世的喧嚣纷扰被远远隔绝,心中只剩下对这片清幽天地的沉醉与感恩。这片被门守护的森林,这片承载着历史与民俗的土地,是华林山镇给予世人最珍贵的礼物,也成了华林乡愁中最温暖最难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