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传统制造业的迭代升级之路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第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8月26日,在金虎集团5G智能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萨瓦尼尼柔性生产线参数。 (肖 龑 摄)

柔性生产线、焊接机器人、自动喷塑流水线等数字化生产设备正有序作业,工人站在操作显示屏前监控生产设备运行……在似火的8月,樟树市金属家具科技产业园内,这样的智能化生产场景不断上演,数字与产业的融合正加速推进。

《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加速推动传统金属家具智能化、高端化、定制化迭代升级,重点发展智能密集架、智能书架、智能管制药品柜、智能金库、智能枪(弹)柜、智能案管柜等智能化产品。近年来,樟树市认真落实《纲要》要求,锚定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不断提升金属家具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敢闯敢干 从手工作坊到特色产业

“樟树金属家具产业是从20世纪70年代,观上农民自己创办的手工作坊发展起来的。”樟树市观上镇党委书记徐文宇介绍说,“听老一辈人说,1973年两个湖南汨罗人来观上寻亲,他们会制作保险柜。当地几个农民就跟着学会了,村里便果断决策,搞了个村办工厂,开始生产保险柜。”就是这样一家小工厂,为观上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和营销人员。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敢闯敢干的村民从村办工厂出来,办起了民营保险柜厂。

“说是厂,其实就是家庭作坊式的,规模很小。这样的小厂当时有五六家。”徐文宇说。一把剪刀、一个铁锤、几块铁皮,叮叮当当,敲出了观上人的创业激情。到1992年,观上保险柜厂达到45家,上千农民洗脚上岸,全国各地跑营销。

20世纪90年代中期,小而散的生产规模,加上受资金、场地、市场等因素影响,有的保险柜企业开始面临生存困境,家族式企业逐渐消退,股份制企业不断涌现。观上保险柜企业兼并整合之后,剩下13家。企业规模大了,生产设备实现了机械化,剪板机、折弯机、烤房,取代了以前的剪子、锤子、喷漆,产品也由单一的保险柜,丰富到安防设备、图书设备、档案设备、医疗器械等。2012年,樟树市被授予“中国金属家具产业基地”称号。

作为传统草根产业,当地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扶持。该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金属家具产业列为特色主导产业,重点优先发展,在产业集聚、土地利用、资金技术等方面全力支持。尤其是2014年,中国(樟树)金属家具产业园动工建设,占地面积700亩,总投资30亿元,现建成两层及以上标准化厂房约40万平方米,已落户企业22家。

樟树市金属家具产业现有金属家具生产及配套企业20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7家。主要产品有智能金属家具、档案装具、图书设备等12大系列800多个品种。产品销售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保险柜、密集架等细分产品不仅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45%左右,还远销德国、俄罗斯、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2024年,该市金属家具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5.05亿元,同比增长23.9%;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28.38%。

金属家具产业经过近半世纪的摸爬滚打,已从草根经济成长为樟树市继药、酒、盐之后的第四大特色产业。

做大做强 从制造车间到数字工厂

金虎集团实现智能化、机械化改造后,产品合格率上升至98%,损耗率下降为2%至4%;卓尔集团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后,实现了钣金加工数控化、金属表面处理自动化、质量控制程序化……数字技术描绘着新时代图景,也正加速重塑产业未来。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