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付俊斐 赵梦 金星报道: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奉新县锣鼓十八番成功入选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性项目。
锣鼓十八番发源于奉新,又称“十八家半”“七十二翻身”,是流传300余年的民间吹打乐活态遗存,以“一曲一景、百乐和鸣”的艺术特质,被誉为“民间交响乐”。
据清同治版《奉新县志》记载,其雏形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演奏乐器由堂鼓、梆子、大锣、小锣、镲、唢呐、掌锣、碰铃等组成,有“倒十八番”“顺十八番”,节节相扣,极富感染力。
清代末期,民间乐人基于农耕生活、节庆民俗系统编排18个核心曲牌,通过节奏、技法、音色的72种变化,形成热烈欢快、铿锵有力的演奏风格,生动演绎古代奉新生产劳作、婚丧嫁娶、节庆祭祀等72个生活场景。锣鼓十八番成为研究江南民间音乐生态与社会文化的“活态标本”。
锣鼓十八番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有效提升该项目传播力,更好地实现其社会功能和经济价值,为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赋予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