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固然重要,但千万别忘了关注肾脏健康。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及时识别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并做好自我管理,是保护肾脏的关键。
这些信号是身体在“求救”
1.泡泡尿 小便后马桶里漂浮着一层细小、密集、久久不散的泡沫,就像啤酒上层的泡沫,提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了。健康的肾脏如同精密的滤网,会牢牢留住血液中的蛋白质。当滤网受损,蛋白质进入尿液,改变了尿液表面张力,就会形成泡泡尿,尤其是排尿较急或晨起第一次小便时最明显。
2.夜尿频 起夜次数明显增多,且夜间尿量接近甚至超过白天,一定要提高警惕。肾脏功能下降时,浓缩尿液的能力减弱,导致夜尿频繁。
3.水肿 晨起时眼睑浮肿,或傍晚双脚、脚踝、小腿明显肿胀,用手指按压后出现凹陷且恢复缓慢。这是因为肾脏排水排钠能力下降,多余的水分滞留在组织间隙所致。
4.血压升高 原本血压正常或控制良好的“糖友”,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升高,且较难控制,很可能是肾脏损伤的一个信号。肾脏受损时,会激活体内某些升压系统,形成肾性高血压;血压升高反过来又会加剧肾脏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5.易疲劳 肾功能下降会影响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引发肾性贫血。患者常表现为精力不济、易疲乏、面色苍白或萎黄、活动后心慌气短等。
守护肾脏从日常生活做起
1.控制血糖 务必遵医嘱规律用药(口服药或胰岛素),不可自行增减或停药。勤测血糖,特别是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及时了解血糖波动情况。
2.控制血压 家中常备血压计,养成规律监测的习惯(目标血压为130/80毫米汞柱)。按时服用降压药,即使血压正常也不能停用。
3.蛋白尿管理 如果发现蛋白尿,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服药。
4.科学饮食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每日每公斤体重约0.8~1.0克),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肾脏负担。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警惕隐形盐,烹调多用葱姜蒜、醋、柠檬汁、香料提味替代盐分。控制总热量,维持健康体重(BMI18.5~23.9kg/m2),主食粗细搭配,减少精米白面,远离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及人造奶油。
5.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分次进行。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
6.戒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肾血管,损害肾功能,糖友必须戒烟,且远离二手烟。
7.谨慎用药 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及不明成分的偏方、保健品,以免对肾功能造成损害。
8.定期复查 除了日常血糖血压监测,还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尿常规、尿ACR(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血肌酐、血脂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