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龚国星是宜春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江西省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旴江医派研究分会理事,江西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运动医学学组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康复养生学会关节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作为宜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蔺道人接骨疗伤医术”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始终以医者仁心践行杏林精神。
德润患者心
龚国星擅长手术治疗各类骨折及关节镜微创技术。曾经,一位13岁的小姑娘在舞蹈训练时导致髌骨反复脱位,后来到宜春市中医院就诊,经龚国星实施关节镜微创治疗后配合中药外敷,并制定“三步进阶康复方案”,最终重返训练。
“对病人态度要和蔼,说话要和气。”这是龚国星在工作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近期,面对88岁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焦虑老人和家属,他轻握患者双手宽慰道:“你这种骨折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配合康复定能好转。”术后第二天,老人便能下地站立。这种将精湛医术与人文关怀交融的诊疗风格,让许多患者重拾康复信心。
承古又融新
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发祥于宜春。龚国星通过翻阅文献史料,实地考察研究,挖掘整理出蔺道人接骨疗伤医术“重手法接骨、重方药疗伤、重动静康复”的核心特色和“整复—调治—康复”的治伤体系。同时,推动参与建成仙巩村蔺道人纪念馆和申报“蔺道人接骨疗伤医术”宜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让古医术焕发新活力。
在继承医院骨伤科前辈经验的基础上,龚国星汲取《世医得效方》《正体类要》等古籍伤科精华,融合江西旴江骨伤医学,魏氏伤科等流派思想,形成了以“内调气血,外通筋骨,整体辨证”的治伤理念。他创制三草活血消肿汤、温阳活血方治疗老年踝部骨折术后肿胀迁延难消;对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运动损伤,创新“术后中药调理+渐进式康复训练”模式;将传统中药与针刀、导引疗法有机结合,开展膝痹病中西医结合阶梯化诊疗,实现“1+1>2”的疗效叠加,推动建立宜春市膝痹病临床研究中心,促进学科发展。
杏林育新秀
龚国星作为规培带教老师和研究生导师,带教善于从实践入手。他在门诊演示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诊断方法)要诀,于无影灯下剖析手术技巧,在病房细致指导学生问诊查体,每周开展经典医案研讨……经他带教的学生,很快便能独立处理常见骨伤。有一次,龚国星发现一名规培生漏诊患者一处骨折时,他并没有批评,而是带着这名规培生重新阅片,温馨提醒其漏诊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反思。这种包容式教学让许多学生受益匪浅。
医路漫漫,技无止境。龚国星始终保持着学徒心态,以青春之力传承岐黄之术,用仁心妙手托举患者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