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袁州区“青苗”有梦想家乡有舞台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刘萌 陈旻报道:夜幕低垂,袁州区鼓楼广场的灯光次第亮起。与寻常夜市不同,在这里,一个个展位前,求职者与招聘专员相谈甚欢——这是该区“人才夜市”专场招聘会的热闹场景。今年刚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的西村镇姑娘刘婷攥着简历,在各个展位前细细打量,脸上藏不住期待:“我是在袁州就业网上提前看到招聘会信息,想在家门口找份工作,希望既可以就近照顾爸妈,又能发挥所长。”

在宜春大海龟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台前,月薪8000元的化妆品质量监督员岗位吸引了不少目光。招聘专员胡经理笑着递出宣传单:“我们公司就在袁州产业园,欢迎实地看看。”现场还有江西升华新材料、驰同达科技等29家企业带来的799个岗位,从生物医药到装备制造,为求职者提供多元选择。

不只在招聘会现场能觅得良机,指尖轻触间也能牵起家乡的纽带。曾在深圳某医院当护士的刘军红,心里总惦记着老家年迈的父母。珠泉街道“就业之家”的工作人员走访时,帮她点开了“袁州就业一码通”。屏幕上跳动的岗位信息里,一份体育用品销售工作恰好符合她的预期。“没想到动动手指,就能在家乡找到工作。”她的笑容里满是欣然。

为让更多“青苗”扎根家乡,袁州区织密就业服务网。线上,“袁州就业一码通”和就业网站24小时不打烊;线下,“5+2就业之家”随时提供贴心服务。每逢春节、中秋、国庆等节点,专场招聘会、校园招聘接踵而至,把岗位送到年轻人身边。今年以来,全区已开展45场就业服务活动,覆盖各级“5+2就业之家”服务点,线上平台扫码量突破1.3万次。

该区厚植沃土,让“青苗”更有未来。“家乡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政府提供的扶持政策也很给力,让我有信心把事业版图扩大。”宋丽娟返乡创办宜春市艾梅饰品有限公司,入驻袁州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后,依托阿里巴巴国际站开展外贸业务,主营珠宝、饰品批零销售,带动了12人就业,其中9名是高校毕业生。政府真金白银兑现承诺,该公司连续两年获得创业孵化基地运行费补贴3万余元。

灯光下的“人才夜市”仍在继续,年轻人的笑声与交谈声交织成动听的旋律。袁州大地上,就业的机会在增多,创业的梦想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