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第29军37师219团将士的一封信
日期:08-25
敬爱的219团全体先辈们:
展信安!
此刻是2025年7月7日的夜晚9点,距离你们在卢沟桥打响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第一枪,已过去了整整88年。
88年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再没有外强敢肆意践踏我们的尊严,再没有炮火和硝烟在我们的国土肆掠。
今夜是个满月,月亮在云层里穿行,清辉洒满华夏,也照进了我的窗。夏风随月光一同进屋,轻轻掀动桌上一本摊开的抗战史料,我正翻到卢沟桥事变那一页。我不和道88年前的那个夜晚有没有月,战斗的间隙有没有风来安抚灼热的枪口和你们受伤的身躯。但我知道死一般地寂静里,夏虫的轻叩是血脉贲张的前奏,中华儿郎血管里早已按捺不住的热血随时在准备喷涌成民族的图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便力量悬殊,也当血战到底。”
你们留给我们的何止是一个繁华的盛世,更是刻入华夏基因里的精神力量: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正是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才使得一代代中华儿女如握接力棒一般,在后世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科技强国、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重任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窗外,城市的霓虹闪耀,车灯如织,一派岁月静好。我时常想,若你们能看见今日的中国,会是什么心情?
前些时日,我去了北京旅游,特意选了红色路线。先到了卢沟桥,这个我已经瞻仰过许多次的地方,石狮子依然蹲坐在桥头。时光仿佛静止,88年的光阴,将桥身上的弹痕磨得圆润。
历史在此沉默,而生活早已向前奔涌。桥下的永定河水静静流淌,倒映着不远处的高楼。无数游人徜徉,听到人群里导游说,当年日军的第一颗炮弹就是落在这里,游客举着手机拍照留念。孩子们数着石狮子嬉笑穿过人墙。而这些,或许就是你们想看到的吧。给后辈一个可以随意拍照的盛世,给孩童一个可以肆意欢笑的童年。
参观军事博物馆,玻璃柜里陈列着一支老式步枪,枪托上刻着几道歪歪扭扭的划痕。讲解员说,那是一位战士记录杀敌数量的方式。我站在展柜前,忽然想到今天的士兵们早已用上了信息化装备,战场上的每一个指令都能通过卫星实时传递。当年你们用血与命争夺的每一寸土地,如今正被北斗系统精确到厘米级定位。
在我家乡,龙潭老虎山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安葬着高奉战役中673名抗日阵亡将士的遗骸。每年,无数人来此祭拜吊唁。红领巾讲解员们用他们稚嫩的嗓音,讲述着血和泪、英雄与无畏。人们驻足聆听,你们和无数英雄构筑的中华脊梁,正被我们景仰并传承。
我想,在你们能听见今日中国的声响——不是炮火,而是高铁掠过轨道的呼啸;不是警报,而是校园里的晨读声;不是电报机的滴答,而是手机里亲人问候的铃声时……你们一定会觉得,你们的牺牲和奋勇,终究是值得的。
当年,你们枪口迸射出的火星,如今已化作万家灯火。
这些年,我们在思考“抗战精神到底是什么”。我想,它或许就藏在重庆防空洞遗址里长出的小野花中,藏在抗战老兵颤抖着敬礼的手势里,藏在我们每个人不必再恐惧警报声的生活里。
窗外,传来小区里孩子们玩耍的欢笑声。他们不会知道,八十多年前,就在我们居住的这块土地,曾奔跑过躲避轰炸的人群。但他们会记住你们的名字——在课本里,在纪念碑上,在祖辈的讲述中。
先辈们,请放心!你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如今鲜花盛开;你们用鲜血浇灌的未来,正在续写着荣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和我的孩子们受中央电视台相关栏目组的邀请,即将踏上“盛世华章 锦绣山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晚会录制的征程。在你们浴血奋战的土地上奏响《国家》这首歌,对于我和孩子们来说意义非凡。
请你们在天上,听一听,看一看。
此致
最深的敬意
后辈:黄黉旻
2025年7月7日
于和平年代的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