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图书馆放娃娃”暴露托管短板

日期:08-21
字号:
版面:第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安徽省宿州市高中生刘璇(化名)向记者反映,暑期常去的图书馆自习室喧闹异常,大量无人看管的孩子在此嬉戏聊天。(据8月18日《法治日报》)

暑期托管难题由来已久。中小学放假期间,双职工家庭面临带娃真空期——公立托管资源紧张,社区少年宫、学校托管班名额紧俏且分布不均;私立机构收费动辄数千元,超出普通家庭承受范围。在此背景下,免费开放的图书馆成了无奈之选。

托管服务供给不足存在深层结构性矛盾:公立资源分布失衡,优质服务集中于少数区域,农村及城郊近乎空白;市场化机构缺乏统一监管,资质、师资标准不明确,难以赢得家长信任;社区因场地、人力和资金限制,难以承担起托管服务供给重任。

破解暑期托管难题,需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多元供给体系。政府应加大公立托管资源投入,推动学校、少年宫等公益场馆开放共享,按人口密度合理布局托管点,重点保障双职工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需求。教育部门可联合文旅、体育等部门,开发“阅读+研学+运动”的特色托管课程,让托管不止于看孩子。社会力量的参与同样关键。企业可推行“弹性托管假”等福利,缓解职工看护压力;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可发挥专长,提供兴趣拓展等增值服务;市场监管部门需加强对托管机构的资质审核与动态监管,建立黑白名单制度。社区应盘活党群服务中心等场地资源,引入专业机构运营普惠性托管项目。家长也需树立理性托管观念,避免将公共空间当“免费托儿所”。图书馆等公共场馆可探索“预约制看护”“志愿者辅助”等模式,明确服务边界与安全责任。

儿童托管不仅是家庭事务,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当公立资源足够普惠、社会服务足够规范、家庭责任足够清晰,“图书馆放娃娃”的无奈场景才能真正减少。

(汪代华 作者为安徽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