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佳燕报道:“真没想到,闲置多年的老仓库出租后,我们还能拿到分红。”近日,上高县田心镇赤卫村村民李大爷攥着刚领到的分红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原来,一名做窗帘加工的老板以一年5000元的价格租赁下了该村村集体的老仓库,将其改造成了“致富工坊”,吸引了附近30多名村民来此就业。这仅仅是该镇强化农村“三资”管理、盘活集体资产、助推集体和村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该镇将“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作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的突破口,成立由组织、纪检、政法、农业部门组成的“三资”服务专班,对全镇农村“三资”管理进行全面体检,推动“沉睡资产”变身“增收活水”。该镇党政班子成员通过走田埂、进农家,与村民面对面唠家常、查账册,排查资金使用不规范、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和举措,责令限期整改到位。
为避免集体资产闲置、账目不清的“糊涂乱账”让群众意见纷纷,该镇通过推行“三资”管理阳光公开制度,依托村公示栏、村民微信群等平台,定期晾晒收支明细、资产处置等信息,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查账、督账。截至目前,全镇已追缴违规资金20.64万元,138个立行立改问题实现动态清零。
一场针对农村“三资”的专项整治,盘清了家底,更盘活了未来。如今,每一笔资金都精准“滴灌”在发展的“刀刃”上,每一项资产都正转化为赋能的“聚宝盆”。全镇25个行政村借此东风,实现了集体经济增收,并将发展红利以“分红+就业”的方式,实实在在惠及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