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付惟胜报道:近年来,高安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让传统中药材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在石脑镇丁家村的葛根种植基地,翠绿的藤蔓爬满支架。种植户熊知远正在对葛根进行修枝作业。这种精细化管理让葛根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熊知远说:“我挖出来最重的葛根有60斤左右,但它是通过爬地模式生长成的,一亩毛产能有3000多斤。现在这种搭架模式,经过两年的栽培,去年达到了5000斤一亩,今年预计能达到5500至6000斤一亩。”熊知远采用搭架种植模式,使亩产从1500公斤提升到近3000公斤。
像这样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在该市已遍地开花。目前,该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万亩,拥有黄栀子、车前子、葛根等多个特色品种。同时,该市通过“订单农业+公司运营”的模式,推动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并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让中药材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高安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站长黄国东说:“近几年,高安的道地药材和药食同源药材呈现出种类越来越丰富、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特点,加上订单模式及自产自销生产经营模式的推广,广大种植户的种植热情越来越高,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又一股重要力量。”
近年来,高安市充分发挥当地的药用植物资源优势,按照“提质、增效、扩量”的思路,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规模化流转土地等方式,持续完善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产业链,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培育区域品牌,结合新医药大健康养生产业,推进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品、日用品、植物提取物等绿色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引导企业向上下游延伸,实现多元发展。
如今,中药材种植已成为高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传统中药材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