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悄悄升高的血压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它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侵袭我们的健康。据统计,我国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但知晓率仅为51.6%。这个数据令人担忧,也提醒我们要重视这个潜伏的健康威胁。

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当这个压力持续高于正常范围时,就形成了高血压。医学上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会逐渐损害心脏、大脑和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等致命并发症。由于高血压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许多人往往忽视其危害性,等到体检发现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意识到问题。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规范用药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关键措施。

如何发现高血压

高血压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但这些表现并不特异。定期测量血压是发现高血压最直接的方法。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有家族史或超重人群应增加监测频率。当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时需警惕。早期发现高血压有助于及时干预,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测量血压时的注意事项

测量血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结果准确。首先,测量前应静坐5分钟,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和摄入咖啡因。其次,保持正确姿势,背部挺直,双脚平放,手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测量时不要说话或移动。袖带松紧度要适中,过紧或过松都会影响读数。建议在同一时间段测量,最好选择早晨起床后或晚上睡前。连续测量两三次,每次间隔一两分钟,取平均值更可靠。长期监测血压应使用同一台经过校准的血压计。如有异常读数,应及时就医咨询。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有助于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据统计,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患高血压风险增加25%。其次,年龄增长也是重要因素,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上升。另外,不良生活习惯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都会增加患病风险。肥胖和超重人群由于代谢负担加重,更容易出现血压升高。长期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也会导致血压波动。此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常相互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睡眠不足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会诱发高血压。

高血压的预防策略

通过科学预防完全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升高。预防高血压首先要从饮食入手,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减少加工食品和腌制食品的摄入。

其次要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不仅能控制体重,还能增强心血管功能。

此外,戒烟限酒至关重要。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戒烟1年,心血管风险降低50%。过量饮酒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

最后,学会减压同样重要。长期精神紧张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压升高。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每天保证七八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尽量在每晚11点前入睡(睡眠不足会使晨间血压飙升)。

高血压的防治需要长期坚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对于已经患病的人群,规范的药物治疗配合生活方式改善,也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