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铜鼓县棋坪镇柏树、双溪等村,村道旁随处可见一片片绿油油的罗汉果园,村民们在果园内除草,忙得不亦乐乎。在棋坪镇柏树村坪上组,村民陈继堂正顶着烈日,为罗汉果“点花”授粉。陈继堂今年66岁,种植罗汉果4年了。当笔者问起他今年罗汉果的收成情况时,他高兴地说:“我种了2亩多罗汉果,每年的纯收入就能达到1万多元。”
据悉,罗汉果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从种植到采摘,要经过栽种、管护、人工授粉、采摘等多道工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虽然种植罗汉果的工序繁多,非常辛苦,但我觉得很值得。”陈继堂说。
近年来,该镇立足当地气候和土壤优势鼓励村民种植罗汉果,有力推动了该镇乡村振兴。如今,全镇每年种植罗汉果的面积在300亩左右,其中柏树村种植面积最大,每年种植达100亩以上。据村干部介绍,每亩土地可种植罗汉果苗120株左右,每株罗汉果苗每年可产果150~200个。按照往年罗汉果的市场价,平均每个罗汉果可售卖0.5至0.6元,预计每亩罗汉果的收益能达到1万元。
罗汉果如今已成为当地群众的“黄金果”。它不仅引领村民靠勤劳走上致富路,更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