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村位于高安市石脑镇,毗邻320国道。全村共有180多户,近600人口。过去,该村村庄规划乱,唯一的进村路因年久失修坑坑洼洼,村民出行困难;村里共有破旧危房50多栋、100多间,而且朝向各异;村内环境脏乱差,污水横流,卫生死角遍布;村民间常常因为琐事发生矛盾,被形容为“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是当地出了名的“烂村”。镇村干部想改变却无从下手、无计可施、无可奈何。
2015年,村委会换届,中房村乡贤陈庆军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2017年,陈庆军牵头成立了中房村新村筹建委员会。经过村小组长的精心筹划、众乡贤的支持,中房村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村容村貌、乡村产业、村民生活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烂村”到“美村”的蝶变。
2017年,陈庆军带领村民理事会的9名成员,一户一户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给他们讲法律、讲政策、讲道理。当年正好赶上秀美乡村建设,该村党员干部和在外人员积极配合,危旧房拆除势如破竹、循序渐进,全村共拆除危旧房80多间、1200多平方米。同时,村民理事会精心规划,筹资1200多万元,在村内建设两栋各占地800多平方米的12层住宅楼,并全部按照成本价、阳光分配,让村民分到满意的集资房。该举措在全省开了先河,树立了样板,既节约了土地,又便于村委会管理。2022年至今,全村近60户村民搬进新居。此外,村内还严格按照农村住建房土地法相关政策,统一规划设计,切实让符合条件的村民建设别墅。该村还不断加大交通建设投入力度,新修3条进村道路直通320国道,村内道路实现户户通,彻底改善村民的出行环境,让村民得到了切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村内绿化、亮化、美化工作也在规划建设中,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该村针对留守老人、妇女多的情况,为解决就业问题,通过招商引资,在村内中高层住宅楼架空层创办了羽毛球拍加工厂,让村里20多名50岁以上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该厂通过计件不计时、劳务自由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剩余劳动力的优势。务工村民平均每人每天可增收50多元。该厂每年支付的3万多元租金,在支付村里两栋住宅楼的公用电梯运转及景观灯照明相关费用后,还略有结余。退休大娘孙银华从铜鼓县城回村定居后,就一直在加工厂工作。她喜不自禁地说:“村里的加工厂让我们上了年纪的人也可以足不出村赚到钱。”70多岁的陈海龙、徐玉香夫妇俩心里更是乐开了花,称在村里的加工厂打工,既丰富了老年生活,又增加了家庭收入。
该村的村风民风也在持续好转。在秀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村民互相谦让,邻里关系和谐,村里欢声笑语不断。该村全域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后,党员干部、村民理事会成员、乡贤等带头拆除自家破旧泥砖房,按规划建设新房,并且热心公益事业。该村陈氏宗祠(村民文化大院),就是由诸多乡贤及集安溪十六陈族宗亲慷慨解囊建成的。
中房村从“烂村”到“美村”的蝶变,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实践,书写着中房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