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宜春日报

解锁绿色崛起密码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在赣鄱大地的发展版图中,上高县绿色食品产业的成长轨迹,是一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从2001年产业启蒙到2024年集群化发展,20余年,上高县始终锚定“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战略,以绿色食品产业为核心,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生态,让绿色食品产业从“幼苗”成长为县域经济“压舱石”,更孕育出富硒蛋鸡全省规模第一、金农米业大米蛋白“全球28%市场占有率”等标志性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战略引领——

绘制蓝图布局绿色产业

上高县高位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从出台《支持富硒产业做大做强若干措施》,到编制“米业、禽蛋”专项规划,系统性绘制产业蓝图。同时,健全完善政策协调机制,打好线上线下为企服务“组合拳”,让好政策精准“滴灌”企业。2024年,3.48亿元农业专项贷款、1.16亿元项目扶持资金、6271.4万元奖补资金陆续到位,为当地绿色食品产业装上了“加速引擎”,推动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持续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该县在五里岭工业园规划500亩大米精深加工园,推进集屠宰、研发、流通等功能于一体的746亩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实施土地平整、配套设施建设,为金农米业、茶杉禽业等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让项目落地“轻装上阵”。同时,定制“农业贷”专属产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让企业创新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建立“部门协同+考核驱动”机制,实行每月调度、季度攻坚,破解“用地难”“融资慢”等产业发展痛点。该县将绿色食品(富硒)产业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建立“政府有目标、部门有责任、属地有压力”的职责分工和闭环运行机制。2024年,27个绿色食品产业项目成功落户上高,总投资32.07亿元。

创新驱动——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上高县积极推动“科研+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水稻科技小院”“富硒禽蛋科技小院”等创新平台,并以此为支点,撬动产业升级变革。在“水稻科技小院”,双季稻“两优一增”技术落地,亩均收益超1200元;“富硒禽蛋小院”成功破解700万羽蛋鸡“硒含量稳定密码”。2024年,“中科发早粳1号”推广让新米上市提前3个月,富硒鸡蛋斩获“全国名特优新”称号。科技赋能让“上高造”农产品身价倍增。

搭建“校企桥梁”,推动金农米业等1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与江南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共建实验室。在该县的大力推动下,金农米业与江南大学合作,实现碎米“变身”蛋白肽,价值从3000元/吨飙升至30万元/吨;茶杉禽业引入5G智能养殖技术,蛋鸡产蛋率稳定在95%、劳动力成本下降60%。2024年,全县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投入超4100万元,“科技力”持续转化为“产品力”。

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引领农业生产迈向“新范式”。在禽业数字化养殖场里,传感器、算法取代了“经验养殖”。传感器如同敏锐的神经末梢,24小时监测着鸡舍的细微变化;自动饲喂系统根据AI算法精准调配营养配方,一枚枚新鲜鸡蛋通过智能传送带自动进入分拣区。通过数字赋能,该县企业禽药投放量减少20%;5G技术在富硒蛋鸡养殖中的应用,更是摘得了全省“数据要素×现代农业”大奖。2024年,该县27家绿色食品企业搭上“智慧快车”,产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超60%。

品牌塑造——

从产品到名片

上高县以“三品一标”为抓手,抓标准促规范、强品牌拓市场、严监管保信誉,着力构建绿色优质为导向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打造“上高绿色”市场硬通货。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培育91个“两品一标”(46个绿色食品、43个有机农产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 (下转四版)